2025年07月18日 星期五
王楚钦:这次没让你们失望
第A08版:乒乓 2025-07-16
顶住压力,4比0横扫张本智和

王楚钦:这次没让你们失望

程超

北京时间7月14日,WTT美国大满贯赛迎来收官,中国乒乓球队在男单、女双、混双项目中收获冠军。回看本站赛事,有奖杯举起的高光时刻,也有失利离场的落寞背影;有老将坚守的执着,更有新人突围的果敢。正是这些交织的情绪与故事,构成了乒乓球这项运动的魅力。

本报撰稿 本报记者 程超

发球变化多端控制比赛

WTT美国大满贯赛中,中国男单选手整体表现低迷。首轮战罢,七位参赛选手中仅林诗栋、王楚钦、向鹏三人跻身次轮;而到了男单决赛前,赛场仅剩王楚钦一根“独苗”。头顶奥运冠军与新科世乒赛男单冠军的光环,他能否抵挡住日本选手张本智和的猛烈冲击,为中国乒乓球男队守住荣誉?这一悬念成为外界聚焦的焦点。最终,王楚钦直落四局横扫张本智和,交出了一份高分答卷。

“很开心能获得冠军,通过这次比赛也是看清楚自己存在的问题和上升的空间,回去要好好总结。通过一场场比赛,从一开始对球台、场地都很不适应,慢慢越来越好,(对自己)也是值得肯定的。”夺冠后王楚钦平静地总结本站比赛带来的挑战。

作为夺冠大热门之一,王楚钦晋级之路遭遇了不小考验。1/4决赛中,他遭遇斯洛文尼亚选手达科·约奇克的阻击;半决赛面对法国选手费利克斯·勒布伦鏖战五局,以两分的优势惊险拿下比赛。自今年5月在多哈世乒赛斩获首个三大赛单打冠军后,王楚钦的赛场气质已然蜕变,曾经面对重大赛事压力时偶有的波动,如今已化作沉稳与自信。

张本智和是王楚钦的老对手。两人自青少年时代起便多次在国际赛场交手,此前双方13次交手,王楚钦11胜2负绝对占优。双方最近一次碰面是在2025年WTT冠军赛重庆站,王楚钦4比1战胜张本智和,在心理层面占据一定优势。

技术风格上,王楚钦以速度见长,前三板控制严密;张本智和则依托反手体系,在上旋球相持中搏杀凶狠。正因如此,王楚钦堪称张本智和的“克星”,正如后者曾无奈坦言:“很难和王楚钦打到相持阶段,往往前三板就被他压制住了。”

乒坛的中日对决向来牵动人心,而王楚钦此次横扫张本智和,背后是技术与心理的双重胜利。曾担任王楚钦教练的刘国正在解说时感慨:“这场比赛超乎想象。我以为开局双方会有一些纠缠,张本智和不会让王楚钦打得很轻松,没想到王楚钦利用变化多端的发球控制了比赛,对于对方的旋转和落点也判断很准确。”拉斯维加斯举办的首届美国大满贯赛,艰苦的环境、难以掌控的球台、炎热的天气……诸多客观因素让比赛进程冷门迭出,王楚钦能够客服重重困难守护住男线荣誉值得肯定。

榜样的力量,努力让大家“更放心”

成绩是运动员成熟最直观的标志,而赛后接受采访更能折射出王楚钦当下的成长。出发去美国大满贯前,他在接受媒体专访时谈到队友马龙、樊振东,王楚钦用“榜样的力量”形容他们。“跟他们一起去打比赛,感觉不会输,因为有他们两个在,自己能肆无忌惮地去往前冲、往前拼。跟马龙和樊振东比,可能我没有让大家那么放心,包括现在男队的状态来说,没有人能做到像他们两个那样能让大家完全放心。”

如今,王楚钦在美国大满贯赛上真正做到了“让大家放心”。拿下2000积分的同时,更让张本智和输得心服口服。“终于解脱了,这站比赛总算结束了,可以稍微歇一歇了。”王楚钦坦言,“这一站比赛确实在精力上、兴奋度上不如之前比赛那么高涨。很开心能在这样的状态下突破自己赢下比赛,这是值得肯定的。”

乒乓球热潮席卷全球的当下,不少中国球迷远渡重洋到拉斯维加斯,只为在现场为王楚钦加油助威。面对这份跨越山海的热情,他夺冠后表达了感谢,“感谢大家,惊讶在美国遇到这么多支持我的球迷,不管是支持我还是支持国乒,感谢大家辛苦的付出,这次表现没有让你们失望。”

卸下包袱,成就人生“大魔王”

回溯朱雨玲的职业生涯,可以用“坎坷”来概括。1995年出生的她,曾与陈梦并称“双子星”。15岁,朱雨玲在斯洛伐克世青赛成为双冠王而一战成名;18岁杀进世乒赛四强,锁定国乒主力位置;2016年成为全锦赛首位女单三连冠得主,夺得巡回赛总决赛女单冠军,还以P卡选手身份随队征战里约奥运;2017年10月首夺世界杯女单冠军,11月登顶世界第一。这位天才少女被视为国乒东京奥运周期的主力选手,师从“大满贯之父”李隼,她一度被视作下一个“大魔王”的人选。

命运时常与努力的人开玩笑。正当朱雨玲稳步攀升之际,低谷骤然降临。2018年至2019年,她在两次国际比赛决赛中不敌当时国乒头号劲敌伊藤美诚。彼时正值东京奥运会备战关键期,在国乒输外战的高压环境下,持续的身心负荷让她的身体亮起红灯。2020年8月,东京奥运会队内模拟赛前,朱雨玲因免疫系统问题无奈退赛,不久后被确诊为甲状腺癌。

从球台到手术台,她暂别了挚爱的乒乓球世界。2021年9月28日,术后初愈的朱雨玲在社交媒体更新动态,配文“勇敢地卸下包袱”。此后几年时间里,她的身份悄然转变:天津大学体育部副教授、管理学博士、半导体公司执行董事。多重角色让生活充实而忙碌,却始终未能磨灭对乒乓球的执念。2023年7月,中国澳门《人才引进计划》出台,朱雨玲凭借卓越履历获批澳门居民身份。在家人、学生与各方鼓励下,这位阔别赛场三年的老将,于去年澳门冠军赛宣告复出。

从哪里跌倒,就从哪里站起。WTT美国大满贯女单半决赛,朱雨玲与老对手伊藤美诚再度相遇,用一场酣畅淋漓的胜利,完成了迟到五年的“复仇”。赛后,她平静而有坚定地表示:“时间永远是在滚滚向前,她不是五年前的她,我也不是五年前的我。”

朱雨玲夺冠对每一个热爱生活的人都是一种激励。战胜病魔、攻下博士学位、拿到高级别赛事的冠军。这一切都在述说着热爱可抵岁月漫长,生命的厚度恰是在与苦难的交锋中淬炼而成。在最新一期的世界排名中,朱雨玲已经来到了第6位。八月初横滨冠军赛,朱雨玲将缺席,坦言因手术原因无法承受高强度赛事,“对我来说,现在最重要的是,快乐地打球。”这份从容与热爱,或许正是她历经风雨后,给世界最好的答案。

朱雨玲抗癌归来再夺冠

“两强相遇韧者胜”

抗癌归来不到一年的时间里,朱雨玲拿下首座WTT大满贯赛女单冠军奖杯。女单决赛是朱雨玲在去年9月复出后的第41场比赛,代表中国澳门参赛的原世界第一在先失两局的情况下连扳四局,战胜国乒小将陈熠。

“今天这场决赛,我们双方都拼尽了全力,希望大家把掌声送给这位中国年轻小将。”朱雨玲的赛后采访尽显格局,既向陈熠送上真诚鼓励,也道出了复出之路的万般不易,“能回到赛场,对我而言就像一场梦,希望这个梦能够继续下去。”

女单决赛对阵双方堪称本次大满贯赛最大“黑马”。世界排名第14位的朱雨玲与第17位的上海选手陈熠,均是首次晋级大满贯决赛。“两强相遇,不是勇者胜,也不是智者胜,而是韧者胜。”朱雨玲夺冠后道出了这场比赛的核心。在当今女子乒坛以速度和力量为主流打法的浪潮中,她用旋转与耐心,向世界展现了登顶的另一种可能:“乒乓球没有一招鲜吃遍天,更没有永远的常胜将军。”

若仅以决赛论英雄,显然低估了两人在本届赛事中的惊艳表现。朱雨玲晋级之路上接连淘汰世界第二王曼昱、韩国名将申裕斌、日本前一姐伊藤美诚等好手;陈熠则掀翻世界第一孙颖莎、逆转日本选手早田希娜、力克队友蒯曼在内的三位世界前十选手。一位是30岁老将的涅槃重生,一位是21岁新锐的锋芒初露,她们在方寸球台间演绎着两种人生轨迹,却共同诠释了乒乓球的真谛:较量无关年龄、过往战绩与世界排名,终究是硬实力与心理素质的终极对决。

放大

缩小

上一版

下一版

下载

读报纸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