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8月08日 星期五
逐梦世运  气象万千
第A09版:世运会 2025-08-08

逐梦世运 气象万千

——成都世运会开幕

北京时间8月7日20时整,灯初上夜未央。随着成都天府国际会议中心“天府之檐”长达430米的轮廓被逐次点亮,2025年第12届世界运动会正式拉开帷幕。

这是一场非奥项目最高水平的国际综合性运动会,自1981年举办第一届以来,已成为与奥运会互为补充、相互辉映的全球体育赛事。成都世运会共设置34个大项、60个分项、256个小项。共有来自116个国家/地区的6679名运动员、随队官员、技术官员参赛,其中运动员3942人,是世运会历史上规模最大、人数最多的一届。

锦绣天府,喜迎世运。

7日晚,2025年第12届世界运动会将在四川成都开幕,全球近4000名运动健儿齐聚蓉城,将在256个竞赛小项中挥洒激情、拼搏梦想,共享一场“运动无限、气象万千”的体育盛会。

成都,这座拥有2300多年建城史、常住人口超过2100万人的超大城市,源远流长的体育文化早已深植城市肌理,将以蜀绣般的绚烂多彩,呈现一场独具魅力、别样精彩的国际体育盛会。

相聚成都共享精彩

世界运动会是非奥项目最高水平的国际综合性运动会,与奥运会相互促进、相互补充。将于8月7日至17日举行的第12届世界运动会,是继2023年成都大运会之后,中国西部地区再次举办的又一项大型综合性国际赛事。

这是一场传统与现代交融的运动会。在34个大项、60个分项、256个小项中,既有武术、龙舟、地掷球等传统项目,也有飞盘、跑酷、无人机竞速等新兴项目,此外还包含了攀岩、腰旗橄榄球、垒球、棍网球、壁球、蹦床等2028年洛杉矶奥运会正式比赛项目。中国体育代表团本次将派出321名运动员参加世运会,其中包括10名残疾人运动员,这是我国首次选派残疾人运动员参加世运会比赛。

这是一场文明交流互鉴的运动会。从三星堆的古蜀文明、金沙遗址的太阳神鸟,到熊猫生态家园、三国文化圣地,再到三苏文化的诗礼传家、天府新区兴隆湖湿地公园……世运会历史上首次火炬传递在7月26日举行,6个站点、120棒火炬传递,火炬“竹梦”串联成都千年文脉与时代跃动,并将在开幕式上演火炬点火仪式。

这是一场践行节俭办赛的运动会。此次比赛共有27个竞赛场馆,18个为既有场馆局部功能调整,9个依托湖泊公园临时搭建,最大限度降低建设成本。

运动员村8月3日“开门迎客”,主媒体中心8月4日正式开放,8662名赛会志愿者与近万名城市志愿者已就位……盛会准备工作就绪。成都世运会执委会相关负责人表示:“我们将以饱满的状态迎接全球来宾,让大家尽情感受成都的热情与魅力。”

“世运热”带火“文旅游”

在成都街头巷尾,精彩纷呈的文旅消费场景,掀起“全城悦客”热潮。加拿大软式曲棍球国家队队员希琳·可可·玛卡娜·劳布里和队友们提前抵达成都,用境外银行卡乘坐地铁、逛商场享受“即买即退”便利、游东郊记忆景点感受古风,开启赛前好耍好玩的“买买买”模式。“走在热闹的春熙路和太古里,我们真切感受到这座城市的活力。”她说。

围绕世运会,成都推出100个精品消费新场景,在乡村微度假、古镇潮玩等领域中流淌城市魅力。“我特别喜欢三国文化,8月终于能来到成都武侯祠,太激动了!”来自新加坡的游客李莉感叹道,借着来看世运会比赛的契机,想好好在成都深度“耍”一回。

为把赛事流量转化为文旅“留量”、消费“能量”、经济“增量”,让更多人体验世运会项目的激情,领略巴山蜀水的秀美,感受幸福成都的烟火气,四川省在2024年10月启动了成都世运会“跟着赛事去旅行”系列活动。

层林尽染的巴中光雾山红叶、气势恢宏的乐山大佛、活力四射的天府新区……成都世运会“跟着赛事去旅行”系列活动以“世运主题大篷车队”为流动载体,将世运会项目推广体验与四川21个市(州)深度串联,吸引上百万人次的市民、游客参与。

发布精品旅游线路、优化多语种服务、推动外卡支付便利化……随着中国240小时过境免签“朋友圈”不断扩容、“世运热”不断升温,吸引越来越多外籍游客“打飞的”来蓉旅游。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成都航空口岸出入境人员突破300万人次,同比增幅达11.2%。

感受气象万千新篇章

成都世运会大幕揭开,全球目光正聚焦蓉城,期待这场“简约、安全、精彩”的体育盛会。璀璨瑰丽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也将通过成都世运会这扇窗口,让各地朋友因世运会相聚相知,推动全球文明交流互鉴。

“成都就是我的家。”在7月26日世运会历史上首次火炬传递活动中,担任火炬手的詹姆斯·爱德华·阿亚拉是一位来自美国的大熊猫繁育科研专家,已在成都工作多年,他兴奋地表达对这座城市的热爱,也向全球游客发出邀请:“希望大家能享受成都的慢生活,这真是座无与伦比的城市,我在这里度过了人生最美好的时光。”

世界各地的运动员、体育官员们也都满怀期待。“我听说成都火锅和大熊猫非常有名,这次一定要去体验中国文化。”曾获东京奥运会男子75公斤级铜牌的匈牙利空手道名将加博尔·哈斯帕塔基此次将参加空手道项目的角逐,他希望团队能发挥最好的水平,“站上成都世运会的领奖台!”

“这次来参加成都世运会,我希望能好好享受比赛过程,多开拓视野,和世界各地的顶尖选手交流切磋。”8月3日,首个世运会比赛项目“软式曲棍球”第一批团组抵达成都,新加坡运动员王睿璘说,能来成都特别开心,赛后一定要尝尝成都美食。

成都,以开放姿态拥抱世界。当近4000名运动健儿从五洲四海汇聚而来,当“蜀宝”“锦仔”活跃在赛场中央,当歌声响起、火炬点燃,这不仅是世界体育史上新的篇章,更是中国拥抱世界的生动写照。

中国代表团旗手郭丹——

传承体育精神 享受比赛过程

成都世运会昨晚开幕,轮滑项目女子运动员郭丹和技巧项目男子运动员史经纬在开幕式上担任中国体育代表团旗手。郭丹表示,成为旗手意味着无上光荣;同时作为一员老将,她希望将拼搏奋进的体育精神传承给广大年轻人。

“前几天才知道我将担任中国代表团旗手,非常激动和兴奋。对我来说,这是一种至高的荣耀。”郭丹7日上午接受记者采访时说。

郭丹1990年出生,是首位在轮滑世锦赛、世界杯、世运会三大赛事中均登顶的中国运动员,还曾参加平昌、北京两届冬奥会的速度滑冰比赛。

老将郭丹介绍,自己上一次参加世运会还是12年前的事情。“那时候在哥伦比亚参赛,体验到夺金的艰难。这一次在‘家门口’参赛,更多的是享受赛事过程,展现出自己最好的一面。”

20世纪70年代,奥运项目越来越多,但奥运会“容量”有限,部分新兴项目苦无展示舞台。于是,一些国际单项体育联合会决定“另起炉灶”,搭建一个属于非奥项目的赛事平台。世运会应运而生,鼓励多元化,优先考虑新兴运动、特色项目。

郭丹表示,世运会和奥运会是一种互补的关系,很荣幸都参加过。“我希望大众通过世运会,能了解到更多不同的小众项目,也希望把奋力拼搏的体育精神传递给更多年轻人。”

“13岁代表国家参赛,我很激动!”

——专访中国代表团年龄最小的选手殷子媛

6日晚接受记者专访时,13岁的初中生殷子媛刚完成一轮壁球训练。大汗淋漓的她,没有同龄孩子的羞涩,而是与记者侃侃而谈,显现出一些“职业范儿”。她不仅是中国壁球队的希望之星,还是成都世运会中国体育代表团年龄最小的选手。

“我很激动!能代表国家来参加世界运动会,我感到很荣幸。而且我这次不是年龄最小的嘛,所以我觉得能在13岁出来打这个比赛,就很开心。”即将登上世界大赛舞台的殷子媛说。

上个月,在韩国举行的亚洲壁球青少年个人锦标赛上,殷子媛夺得女子U13组别冠军。据中国壁球队统计,这是中国队选手在国际比赛中的最好成绩。此外,她的队友刘元浠收获该赛事男子U13组别季军。

回忆起那次夺冠经历,殷子媛目光中透露出自信和骄傲。她还对中国壁球队的埃及籍主教练伊斯拉姆赞不绝口,认为他“水平超级高”。

“我觉得在韩国那天的状态非常好,教练伊斯拉姆也给我了非常多的鼓励。他从前一天晚上就跟我讲一些比赛战术,告诉我如何调整心态,然后我就顺利拿下了。”她说。

殷子媛的进步,也离不开父母的支持,他们在上海经营着壁球俱乐部,聘用了外籍教练。她介绍,自己8岁开始练球,平时周一到周五正常上学,放学后去球馆练球,会利用在路上或睡前的时间学习。周末会花更多时间在学习上,并在空闲时与俱乐部的其他孩子打比赛。

“壁球之所以吸引我,首先因为它是室内运动,比赛空间很小,对体能要求很高,但强度又不像网球那么大。而且真的很好玩,因为你每个球都要想出不一样的战略,所以大家也说壁球是运动中的‘国际象棋’,需要用脑子打球,很有趣,我感觉比别的运动好玩。”她说。

“我现在刚13岁,我计划到了能参加15岁以下组别比赛的时候,去参加英国公开赛,积累经验,然后再一步步往下走。”殷子媛的目标是参加2028年洛杉矶奥运会,届时壁球将首次成为奥运比赛项目。

虽然本届世运会重在积累参赛经验,还没到能拿成绩的阶段,但中国队主教练伊斯拉姆对记者表示,随着壁球在中国的不断普及,以及“入奥”带来的吸引力,他看好中国壁球的未来。“殷子媛和其他一些小球员,可以称为‘全新的一代’,他们从小就打壁球,不是从羽毛球等项目转项来的,基础确实更好。”

放大

缩小

上一版

下一版

下载

读报纸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