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9月06日 星期六
不一样的中超争冠 从卡扎说开去 U22国足压力不小 道德要求下的“正常人” 双双追尾
第A02版:专栏 2025-09-03

道德要求下的“正常人”

沈雷

沈雷

就在过去一周里,体坛接连发生两起颇能让人回味的风波。

先是美网女单第二轮,对手汤森德通过擦网球获益却没有按惯例举手致歉,原法网冠军奥斯塔彭科赛后指责对手“缺乏教养”。若是在“通常的情景”中,汤森德理应低调对待指责,因为她不占理。没有任何规则规定,擦网球获益方必须向对手示意,但这是网球以及乒乓球、羽毛球等隔网小球类运动的通行礼仪。

但针对非裔人士有关“教养(education)”的指责,在美国语境中属于绝对的“政治不正确”,汤森德因此直接在赛场“暴走”,连带着部分球员和美国媒体对奥斯塔彭科猛烈抨击。最终28岁的拉脱维亚人不得不就此公开道歉。

第二场风波发生在8月30日的男篮欧洲杯小组赛D组第二轮,在法国击败斯洛文尼亚一战的最后时刻。当比赛还剩9秒,以101比92领先的法国队由后卫西尔维恩·弗朗西斯科在对手三分区外控球,斯洛文尼亚队自知已无可能翻盘,负责防守的队长东契奇与弗朗西斯科握手致意,并转身走向替补席方向,其他位置上的斯洛文尼亚选手与法国选手也纷纷握手或拥抱。弗朗西斯科却在此时突然袭击,上空篮得手。这直接激怒了斯洛文尼亚球员,双方险些爆发冲突。

当对手已经握手致意,标志着篮球比赛进入彻彻底底的垃圾时间,此时进攻方控球直至比赛终结——这同样是赛场礼仪。与“奥斯塔彭科事件”一样,这场风波同样触犯了比赛场上的“不成文规则”,如果说汤森德还有“美国语境”这一解释的话,弗朗西斯科赛后所说的“我当时确实想争取净胜分(男篮欧洲杯在积分相同的情况下,先比相互成绩,再比净胜分)”,并无太多道理可言——你不能在接受对方的“投降”后再举起屠刀。

两桩风波的本质其实一样。一方运动员虽然没有违反规则,但违背了体育比赛中的礼仪或者说是“道德约束”,导致另一方的强烈不满。如果抛开“历史语境”这样的场外因素,违反者理应受到批评。遵守“场上道德”是情分还是本分?我倾向于后者,因为类似的礼仪已经存在许久,也为绝大部分人所接受,而且只是举手之劳。

刚好读到复旦大学杨泽波教授的一段话,套用在这里可以这么说——当体育世界对运动员提出道德要求的时候(正常情况下这种要求都有合理性,不会过分),运动员应该暗喜:“这是把我当作正常人来看待。”

放大

缩小

上一版

下一版

下载

读报纸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