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团夺冠后合影
男团夺冠后合影
中国队与中国香港队合影
2025年亚洲乒乓球团体锦标赛在印度布巴内什瓦尔尘埃落定。中国乒乓球队再次展现了无可撼动的王者地位,男队与女队双双以3比0的绝对优势,分别战胜中国香港男队和日本女队,毫无悬念地将男子团体与女子团体两座金灿灿的奖杯收入囊中。夺冠之后,国乒将士已马不停蹄地回国,准备迎接后续国内外赛事的更多挑战。此次胜利,不仅是一次冠军的收获,更是国乒雄厚实力与顽强精神的集中体现。
本版撰稿 本报记者 张立
中日对决王者归来 女团姑娘完美复仇
印度卡林加体育场内,灯火与汗水交织。在高温高湿、场馆偶有漏水、地胶平整度欠佳的“魔鬼”环境下,中国女乒姑娘们用坚定的意志和精湛的技艺,书写了一段动人的传奇篇章。女团决赛中,王曼昱、孙颖莎、蒯曼三位选手出战,以三个干净利落的胜场,总比分3比0力克强敌日本队,成功夺回桂冠,实现了酣畅淋漓的复仇。当庄严的国歌奏响,鲜艳的五星红旗冉冉升起,这不仅是中国乒乓球的荣耀时刻,更是无数球迷为之动容的热血瞬间。
这场女团决赛,堪称一场“王者归来”的经典中日对决。它超越了单纯的技术比拼,升华至意志与信念的激烈碰撞。回首14个半月前,日本小将张本美和的意外一击,曾让中国女乒憾失金牌,领奖台上国乒队员强忍泪水的画面仍历历在目。如今,两队再度会师决赛之巅,气氛格外凝重。日本队此番布出奇阵,派出削球手桥本帆乃香担任第一单打。须知在2025年度,桥本对中国主力层球员曾创下惊人的11连胜纪录,王艺迪、陈幸同、钱天一等多位名将皆曾败在其拍下,其在WTT太原站更是以三个3比0接连横扫三位国手,气势正盛。压力如山,但王曼昱展现了“大心脏”特质,她无惧挑战,以3比1力克桥本,为中国队拿下至关重要的开门红,极大地鼓舞了全队士气。更值得称道的是,王曼昱在长达五年多的时间里,对日本球员保持了惊人的全胜纪录,被誉为“日乒杀手”,其稳定性和威慑力可见一斑。
紧接着登场的孙颖莎,面对老对手张本美和,没有丝毫拖泥带水,直落三局轻松取胜,干净利落地报了一箭之仇。这场胜利不仅体现了孙颖莎个人的技术实力,更反映了国乒教练组对张本美和近台快攻战术的深入研究与成功破解。年仅17岁的日本新星似乎褪去了往日的神秘光环,其发展轨迹似乎和其哥哥张本智和颇为相似,引人深思。日本队的第三单打是经验丰富的名将早田希娜,中国队则大胆起用了21岁的小将蒯曼。蒯曼在先失一局的不利局面下,展现出超越年龄的沉稳与韧性,连扳三局实现精彩逆转,为女团的胜利画上了圆满的句号。此役是蒯曼首次在团体大赛的关键场次中担当重任,她的胜利,标志着国乒新生代力量的迅速崛起,已然能够肩负起为国争光的重任。
本次亚锦赛团体赛同时是明年伦敦世乒赛团体赛的资格赛,随着金牌的落袋,中国女乒也顺利拿到了世乒赛的入场券。回顾2024年釜山世乒赛,中国女乒实现了史无前例的六连冠伟业。明年,她们将带着此次亚锦赛夺冠的锐气,远征伦敦,向女团七连冠的更高峰发起冲击。
男团筑起钢铁长城 恶战洗礼成功卫冕
中国男乒的卫冕之路,充满了挑战与考验。在经历了一场与日本队耗时四小时、打满五盘二十五局的惊心动魄的半决赛鏖战后,将士们未及拂去征尘,便再度挥拍上阵,与六年来首度跻身决赛的中国香港队上演了一场备受瞩目的“华夏德比”。最终,国乒男队以总比分3比0轻取对手,将这枚象征着亚洲男子团体最高荣誉的金牌稳稳揽入怀中,为本次亚锦赛征程画上了一个熠熠生辉的句点。
尽管半决赛战至次日凌晨,体能几近透支,但国乒男团展现了“王者之师”的深厚底蕴和强大的调整能力。面对实力稍逊但斗志昂扬的中国香港队,他们以行云流水的配合、滴水不漏的战术执行,将比赛节奏牢牢掌控在自己手中。
翻看亚锦赛历史交锋记录,双方曾八度相遇,国乒豪取七场胜利,其中绝大多数以3比0或3比1的比分强势收官。唯一的意外失手,还需追溯至2019年的四分之一决赛,当时香港名将黄镇廷临危救主,爆冷夺胜。然而时过境迁,此番中国香港队能够突破重围挺进决赛,本身已堪称壮举,一枚银牌,亦是虽败犹荣。
决赛场上,34岁的老将黄镇廷再度为中国香港队扛起第一单打的重任。而中国队则派出了年轻气盛的林诗栋迎战。少年意气,锐不可当。林诗栋在速度、力量与攻防转换间展现了压倒性优势,其进攻如电光石火,仅耗时约15分钟便连下三城,以一场“秋风扫落叶”般的胜利为中国队先拔头筹。
中国香港队在决赛中的发挥可圈可点,第二单打是2004年底出生的年轻小将陈颢桦,面对世界排名第一的王楚钦,他毫无惧色,甚至成功拿下一局,最终以1比3告负,其表现赢得了现场的尊重与掌声。中国香港队最后出场的20岁小将姚钧涛,面对实力远胜自己的梁靖崑,彻底放开手脚,虽然以0比3落败,但也打出了不少精彩回合,展现了一定的潜力。
赛前,不少人为国乒男队捏一把汗——与日本队那场耗尽心神与体能的五盘恶战,是否会让他们成为“强弩之末”?然而,国乒用行动彻底打消了所有疑虑。他们坚决执行“控制+突击”的经典战术,精准地打击了中国香港队赖以生存的前三板优势,并频频高质量破解对方的短球布局,迫使对手陷入其不擅长的中远台相持环节。老将黄镇廷意图以“快节奏、短回合”拖垮国乒体能的战略设想,在国乒严密的战术纪律和依然在线的高强度对抗面前,未能奏效。当然,中国香港队以老带新的阵容也在本次比赛中给人留下了深刻印象。
此番亚锦赛男团决赛,不仅是一场冠军之争,更是国乒男团在高强度连续作战下,体能储备、临场调整与心理韧性的终极“试金石”。他们用钢铁般的意志与卓越的执行力再次证明:即便身处极限挑战,中国乒乓球的荣耀旗帜,依旧屹立不倒!由此,中国男团成功卫冕,实现了亚锦赛的三连冠,这也是中国队历史上第25次问鼎亚锦赛男团。
赛场内外波澜不断
颁奖环节冗长 折射组织瑕疵
虽然2025年乒乓球亚锦赛已于赛场上落下帷幕,但东道主印度的赛事组织能力,却因一系列插曲而引发了广泛关注与争议。其中,最为人诟病的莫过于颁奖典礼前的漫长等待以及流程的混乱,让本应庄严激动的夺冠时刻,蒙上了一层无奈的色彩。
比赛结束后,按照惯例,大家本应期待着简洁而隆重的颁奖仪式。然而,现场却出现了令人匪夷所思的一幕:主办方安排了一场长达近一小时的本地音乐演奏。尽管表演或许独具特色,但对于大部分焦急等待见证冠军登台、且未必能理解其文化内涵的观众和球员而言,这漫长的演奏显得尤为冗长。现场甚至被戏称为“临时音乐会”,这种极为罕见的安排,堪称创造了亚锦赛的一项另类纪录。
音乐演奏结束后,等待并未结束。由于后续环节中,相关领导人发言准备似乎不足或流程不熟,导致所有人不得不继续静候。两段意外的耽搁叠加,使得国乒队员及现场观众在赛后足足等待了约100分钟,才终于迎来了真正的上台领奖环节。
颁奖过程中的一些细节也引发了讨论。在女子团体颁奖时,季军新加坡队、韩国队以及冠军中国队均由男性嘉宾颁奖。这些嘉宾在颁发奖牌、鲜花和吉祥物时,均未与女队员或男教练握手。唯独亚军日本队由女性嘉宾颁奖,并与队员和教练进行了握手。王艺迪在第一个接过鲜花时,右手略显无处安放,并与身旁的新加坡教练有过简短交流,从其口型推测,疑问的正是“不握手”?
随后的男子团体颁奖,流程相对正常,颁奖嘉宾与男队员逐一握手。然而,在主持人宣布升国旗、奏国歌的神圣时刻,出现了感人的一个细节:领奖台上的中国队和中国香港队队员,不约而同地弯腰,轻轻放下手中的鲜花、纪念品和奖杯,然后迅速整理着装,挺直身躯,神情庄重地面向国旗,共同高唱国歌。颁奖仪式结束后,两队队员并未立即离去,而是齐聚一堂,留下了极具纪念意义的大合影。这一刻,场上是对手,场下是朋友,更是血脉相连的一家人,温情洋溢。
实际上,本届亚锦赛从运动员的衣食住行到比赛场馆的硬件设施,多次出现状况,未能达到国际大赛应有的顺畅与完善标准。所幸,国乒强大的后勤保障团队提供了全方位的支持,事无巨细地做好准备,确保了队员能够专注于比赛,未受太大影响。但这并不能改变外部环境存在的客观问题,这也提醒相关国际组织,在积极推广乒乓球运动的同时,必须对大赛承办方的资质、经验与基础设施保障能力进行更为严格的审核,以确保赛事的基本品质与运动员的参赛体验。值得欣慰的是,据了解,在可预见的未来,印度并未安排承办同等级别的乒乓球等大型综合性赛事,这或许能让未来的比赛环境更具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