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10月28日 星期二
欧冠何以成为进球盛宴 NBA的硅谷内核 业余棋手靠什么赢 日本足协要造反吗 输赢都挨骂
第A02版:专栏 2025-10-24

NBA的硅谷内核

刘耿

刘耿

近日,NBA正频繁展示其科技肌肉:从NB-AI声控助手到机器人投篮教练,再到用大语言模型优化复杂赛程。这与我们熟知的那个天赋溢出、肌肉碰撞的顶级秀场,观感迥异。

NBA远不止是体育联盟,它本质上是一家以篮球为产品、运行着硅谷算法的高科技媒体集团。它向“科技公司”的演进,并非一时兴起,而是长达1/4个世纪的低调布局。

早在2000年,时任NBA高管的亚当·萧华就已在全明星周末组织首届“科技峰会”。当多数老板还依赖电视门票时,萧华已将目光投向硅谷。他邀请了奥尼尔和刚靠卖网站大赚59亿美元的新老板马克·库班。当库班大谈“互联网”时,NBA的科技基因已被激活。他们最早意识到体育即媒体,并率先推出“League Pass”(联盟通行证)拥抱数字流媒体。

如果说早期布局是为“卖出”比赛,近年变革则是为从根本上“优化”产品。联盟成立“篮球研发部”,从科技公司招募工程师,像打磨互联网产品一样打磨比赛。

一个体现“硅谷思维”例子是:面对“三分球是否过多”的讨论,NBA的做法不是依赖直觉,而是启动生物研究。他们让球迷佩戴心率和皮肤湿度监测仪观赛,用生理数据分析球迷的“情绪G点”。结果发现:三分球仍是比赛最受欢迎的环节之一。

这种数据驱动的迭代,是纯粹的“硅谷思维”。NBA不再仅是管理比赛,它在深度“研发”比赛。

其科技战略的下一步,藏在11年760亿美元的天价媒体合同里。关键玩家除了ESPN、NBC,还有科技巨头亚马逊。NBA的未来不再是电视转播,而是全球流媒体分发。

随着在非洲(BAL)和欧洲的扩张,NBA的野心是成为全球媒体帝国。要服务全球数亿不同语言和习惯的受众,它必须掌握AI实时翻译、个性化直播等核心技术。

审视NBA的成功,必须穿透表面的喧嚣。篮球是其优质产品,但科技才是构建护城河的引擎。这个联盟的真正身份,一直是一个低调、务实且执行力极强的“隐形极客”。

放大

缩小

上一版

下一版

下载

读报纸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