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11月02日 星期日
首轮过后国乒仅剩两人 柳承敏涉贿被查
第A09版:乒乓 2025-10-31
韩国警方怀疑其“以他人名义收取奖金”2亿韩元

柳承敏涉贿被查

程超

柳承敏

柳承敏球员时期。他曾在2004年雅典奥运会乒乓男子单打决赛中,击败中国选手王皓获得冠军

10月29日,据多家媒体报道,韩国首尔地方警察厅金融犯罪调查科已正式启动对韩国

奥委会主席、韩国体育总会会长柳承敏的调查。 本版撰稿 本报记者 程超

从奥运冠军到陷入贪腐争议

此次调查的核心,指向柳承敏2019年至2024年担任韩国乒乓球协会(以下简称“韩国乒协”)主席期间的涉嫌贪腐行为。警方初步掌握的证据显示,柳承敏或通过其弟弟收受约2亿韩元(按当前汇率约合人民币100万元)贿赂,目前案件已进入初步核查阶段,调查科计划在梳理完财务记录后,传唤柳承敏本人及相关人员问话。

调查的关键突破口,是柳承敏在韩国乒协任内主导推行的赞助返点激励政策。该政策于2021年正式实施,初衷是鼓励协会内部人员积极拓展商业赞助资源,规则明确向成功拉到赞助的个人或团队支付10%的返点奖励。但这一政策自始至终未纳入韩国乒协正式规章制度,既无公开的申请流程,也缺乏第三方监督机制,全程由柳承敏主导的核心团队把控。截至2023年年底,共有10人通过该政策获得奖励,其中柳承敏的弟弟、同时担任柳承敏个人经纪公司CEO的柳某,分得约2亿韩元返点。

警方指出,柳承敏的弟弟之前并无体育赞助资源拓展经验,却能获得高额返点,且部分与其相关的赞助合同签订流程存在明显漏洞,怀疑柳承敏借亲属作为“白手套”,通过定向分配奖励的方式收受利益,其行为已涉嫌借名受贿。若后续调查证实指控,这将成为韩国体坛近五年内第三起体育协会高层以权谋私的典型案例。

面对指控,柳承敏的回应始终强硬。10月28日,他通过韩国奥委会官方渠道发表声明,称将“通过法律途径澄清这些错误信息”,并强调自己“从未接触过韩国乒协赞助返点政策的任何财务记录,对弟弟获奖励一事毫不知情”。早在10月27日,即调查消息曝光前两日,柳承敏在参加韩国体育总会会议时,就曾提前“预判”争议,坚称该激励政策“符合行业惯例,不存在任何问题”,并解释“政策受益者都是直接与赞助方对接、促成合作的核心人员,返点金额与其贡献匹配”。

从奥运冠军到体育管理高层,柳承敏的履历曾是韩国体坛运动员转型成功的标杆。1982年出生的他,在2004年雅典奥运会乒乓球男单决赛中,以凌厉的正手进攻击败中国选手王皓,夺得韩国乒乓球史上首枚奥运男单金牌,一战成为国民偶像。退役后,柳承敏迅速切入体育管理领域,2016年当选国际奥委会委员,2019年接任韩国乒协主席,2025年1月又以417票对379票的微弱优势,击败因“挪用公款、非法雇用”被停职的时任主席李起兴,当选韩国奥委会主席。

值得注意的是,柳承敏上任时,韩国体坛正处于信任危机中。李起兴的丑闻导致韩国体育总会与政府部门关系紧张,基层运动员申诉渠道堵塞。当时柳承敏公开承诺“以稳定为核心,重建体育界公信力,推动协会与政府的良性对话”,还被媒体评价为韩国体坛的“救火队长”。但仅八个多月后,他自己便陷入贪腐争议,让韩国体育界的信任危机再度升级。

个案背后是韩国体坛积弊已久的治理困局

柳承敏的涉贿风波并非孤立个案,而是韩国体坛长期深陷管理乱象的又一集中爆发。近年来,韩国体育界频繁曝出权力滥用、派系倾轧、运动员霸凌等丑闻,暴露出其管理体系的深层缺陷,且涉及项目覆盖短道速滑、羽毛球、体操等多个优势项目。

短道速滑领域的人才流失最为典型。2011年,奥运冠军安贤洙因卷入韩国冰上联盟内部派系斗争,遭排挤无法获得国家队资格,最终选择转籍俄罗斯,改名维克多·安,并在2014年索契奥运会上为俄罗斯夺得三枚金牌;2020年,另一位短道速滑名将林孝埈,因训练中与队友发生摩擦,被韩国冰协以暴力行为为由禁赛,申诉无果后转籍中国,此后代表中国在2022年北京冬奥会、2023年世锦赛上多次夺冠。

羽毛球领域同样存在霸凌阴影。现世界羽联女单排名第一的安洗莹,在2020年尚未成名时曾公开透露,自己在韩国国家羽毛球队训练期间,长期遭前辈霸凌,不仅要承担全队的宿舍打扫、衣物清洗工作,还被强迫在正常训练外额外加练两小时,若有反抗便会被孤立。此事虽引发舆论哗然,但韩国羽协最终仅以“内部调解”收尾,未对涉事前辈作出任何处罚。

这些丑闻的背后,是韩国体育协会“集权式封闭管理”的积弊。在韩国现行体育管理体系中,各项目协会拥有极高自主权,少数高层官员同时掌控人事任免、赛事资格审定、训练资源分配的“生杀大权”,而基层运动员、教练及普通工作人员缺乏有效的申诉渠道。更关键的是,协会的监督机制形同虚设,既无独立的第三方监督机构,也无公开的财务披露制度,使得权力寻租、利益输送有了操作空间。

长期以来,韩国体坛始终陷入“丑闻曝光—短暂整顿—故态复萌”的循环。每次丑闻发酵后,相关协会要么以“个别人员失误”“沟通误会”等理由轻描淡写,要么仅进行表面性的制度调整,从未触及“权力过度集中”的核心问题。究其根本,是韩国体育界重成绩、轻治理的导向所致,只要能在奥运会、世锦赛等国际赛事中夺取金牌,管理层面的漏洞往往被成绩光环掩盖,难以推动实质性改革。

客观而言,韩国从不缺顶尖运动员与竞技实力,其在短道速滑、射箭、乒乓球等项目上长期保持世界一流水平,也屡屡在奥运会上跻身奖牌榜前列。但“光环之下藏阴影”,缺乏透明的管理制度与有效的监督机制,已成为韩国体坛难以突破的困局。柳承敏涉贿案的后续发展,或将成为检验韩国体育界是否决心改革的关键试金石。

放大

缩小

上一版

下一版

下载

读报纸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