冠心病,全称为“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也被称为“缺血性心脏病”,指由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导致心肌缺血、缺氧而引起的心脏病,胸痛、心肌梗死都是其典型症状。据最新版《中国心血管健康与疾病报告》显示,我国目前有冠心病患者1139万人,发病率非常高。
据中国科学院院士、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心内科主任葛均波介绍,植入心脏支架进行介入治疗是目前治疗冠心病最有效的方法。“但是,以往使用的金属支架是永久留存于体内的,一旦植入,患者需要终身服药;支架也会长期‘禁锢’血管,最终又会产生心血管疾病。而体内存在金属支架,一定程度上也会限制医生进行医疗决策。”
近年来,我国企业积极研发生物可吸收支架,目前也正在被积极应用。其短期内可以支撑病变的血管,而3~4年就能在人体内被完全降解消失(变成二氧化碳和水)。
葛均波表示,最新的生物可吸收支架同时解决了“薄壁技术”和“精准给药”的两大难题。其壁厚降至与金属支架同一级别的100微米,对血管较细的患者来说更安全;而支架上的载药量降低至个位数(仅为4毫克/微米),能更好地保护患者的血管,这两大突破均可大幅度减少患者术后产生血栓的风险。
记者 梅一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