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5月24日 星期六
提素养促健康  达人赛展风采 应时而至  向新而行 公益赋能品牌  惠民助力发展 刘文西美术馆开馆  浙江嵊州再添文化新地标 江苏如东:新型储能技术再上“新”
第05版:八面来风 2024-07-03

江苏如东:新型储能技术再上“新”

徐书影/包玉龙/朱海城

在夏天卖“热汽”?近日,在江苏省如东县大豫镇的张謇工业园里,江苏云天储能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云天”)的储能技术再上“新”。

“并非直接加工‘热汽’,而是自主开发了一种储能供热装置——固体电蓄热供热机组,使用夜间谷时电给蓄热体加热,峰、平用电时段放热供热。”公司负责人李杰介绍,云天研制的储能设备是将电能转化为热能存储下来,等到用户需要时,再以蒸汽、热风、热水、热导热油等形式输出,满足用户用能需求。

供能总效率可达95%以上

“类似于小型移动式热电厂,是分布式的供热装置。”李杰指着正在运行的固体电蓄热供热机组解释道,该设备作业时间十分灵活,可全天供热,可分时段供热,也可边充边用、先充后用,能用于工业企业加热、烘干、集中供热、矿井加热等多个领域。

作为一种不同于常规印象中的“充电宝”储能装置,云天固体蓄热供热机组的工作原理是在自动化控制程序的操作指令下,让设备在夜间谷电时段开启,采用电阻发热产生热量,存储于固体蓄热材料中,蓄热体最高温度控制在750℃左右。

待谷电时段结束,设备自动切断加热电源,结束蓄热。需要用热时,自控系统启动设备内置高温循环风机,将蓄热体中的热量以高温热空气形式输送给换热器,将热传导介质加热,供应给需热系统。

“系统均由我们自主开发,可实现自动报警、自动停机、自动开机、数据远程传输监控。”李杰表示,蓄热完成后,在静置待机状态下,蓄热体每小时温降不超过1℃。24小时用充放热周期内,机组热量损失不超过3%,加上电热转换损耗的1%,能量损失可以控制在5%以内,总效率可达95%以上。

“双碳”目标催生“新蓝海”

“双碳”目标背景下,节能减排降耗成为社会共识,固体储热供热装备迎来前所未有的“风口”,目前北方居民冬季取暖用的就是这类技术。

云天在去年年底开始组建技术团队攻关设备研发,先后解决了储热材料、绝热材料、循环风机、换热设备等关键核心部件的选材、选型与设计难题,与供应商联合完成了全自动化控制系统的开发。

“我们的设备采用纯电工作,不受气候影响,无污染排放,无环保压力,可以助力工业企业削减碳排放量。”李杰指出,蓄热体性能稳定,20年寿命期内容量变化率不超过1%,体积仅为一般电蓄水锅炉的10%~14.3%,能够覆盖300℃以下所有用热场景。

供需双方共享节能成果

除了卖设备,云天还与用能企业签订能源管理合同,在合同期内,云天为企业提供生产所需的热能,用能单位将节省下来的用电成本以约定方式,共享一部分给云天,双方实现互利共赢。

李杰算了一笔账,以电直热供热为例,全天24小时用热的企业,每度电价在0.8元左右,仅在白天用热的企业,每度电价在1元左右;改用固体蓄热供热机组后,利用夜晚低谷电蓄热,每度电价在0.3元左右,加上变压器基本费,单位成本可控制在0.35元左右,能节约至少一半的成本。“固体储热供热装置的用能成本约为直热式电供热的40%、燃气供热的70%、燃油锅炉运营成本的55%。采用合同能源管理模式,企业的设备成本基本上2~3年就能收回。”

目前,云天已建成占地约18000平方米的储能设备生产加工基地。眼下,企业在谈客户达到6家、在谈零碳集中供热工业园区1家,并与通州湾一家企业达成合同能源管理合作。徐书影 包玉龙 朱海城

放大

缩小

上一版

下一版

下载

读报纸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