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汽车行业的项目质量管理领域,翟清廉是一位资深的专家,他凭借深厚的专业知识和丰富的实践经验,在迭代自己技能的同时,也给企业带来了新的活力。
2004年,踏出校园的翟清廉进入汽车行业,以中美合资上汽通用汽车公司为起点,从基层现场班组长逐步成长为企业的中坚力量。在长达16年的时光里,他不断学习通用公司的质量管理系统与理念,并且通过参与凯迪拉克、别克、雪佛兰等10多个知名品牌车型的整车项目质量启动工作,积累了宝贵的经验。这些经历更让他对传统质量管理体系的优势与局限有了深刻洞察,为日后的创新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2021年,新能源汽车浪潮来袭,翟清廉敏锐地捕捉到行业的变革趋势,投身理想汽车公司,负责理想L9/L8/L7/L6的项目质量业务。彼时的理想汽车处于快速发展的阶段,质量管理面临严峻挑战。公司决心学习IPD管理流程,进行端到端的全生命周期质量管理。在这个过程中,翟清廉一直冲在变革的第一线,通过自己的努力不断完善和架构质量体系,从而为企业体系的变革与流程的创新作出了自己的贡献。
他在传统的粗放式质量策划模式的基础上,摸索出了一套更加精细化、端到端的质量管理流程。从投产阶段到量产阶段,每个环节都被重新梳理和优化。以投产阶段的展车/试驾车策划方案为例,他基于新能源汽车企业展车交付时间短、质量标准不统一的特点,构建了一套覆盖从展车制定到展车验收交付的全流程展车/试驾车制备方案。从车辆的配置确认,到来料管理的严格把控,再到制程管理的细致入微,以及验收共识的明确建立,每一步都建立标准,并且在后续项目中不断迭代,使展车/试驾车的质量状态实现质的飞跃,获得了客户的高度认可。他牵头制定或完善了至少18项质量流程,大幅补强了理想的质量体系,使之广泛应用于所有理想车型,这不仅确保了公司投产启动阶段的质量达标,还建立了高效的客户反馈机制,使客户端的抱怨能迅速转化为质量改进的动力。
在质量攻关方面,翟清廉同样展现出出色的协同能力。面对复杂的质量问题,他打破部门壁垒,采用跨部门协作的专项组模式。以某车型投产启动时出现的空调冷媒微泄露问题为例,在距离项目上市还有不到3个月的紧急关头,他迅速组织成立专项组,通过每日例会的形式,建立各部门共识,凝聚各方智慧。不同于传统车企判定责任后由责任部门牵头的模式,日会上可以有效拉动包括研发、采购、制造等各方力量协同作战,经过前后5次技术整改方案的快速迭代,从焊接工艺到密封圈结构得到全面改进,最终在车型上市前成功攻克了难题,为项目成功上市作出了贡献。
翟清廉的成功,源于他将传统汽车企业的深厚底蕴与新能源造车企业的创新活力有机融合,源于他在造车第一线的调查实践,源于他对多部门、多领域观点的共创融合,形成一套新的、更有效率的工作体系,为企业项目质量管理的创新发展提供了宝贵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