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7月17日 星期四
放学了 老师们陪你到晚6点
第4版:要闻 2019-03-21
上海705所小学课后服务全面“升级”孩子开心 父母放心

放学了 老师们陪你到晚6点

一直到晚6时,老师始终陪伴孩子们度过课后时光

让家长安心、学生开心,是学校的职责所在 本版摄影 记者 孙中钦

从昨天起,上海市所有公办小学的家长如确有需要,都可以晚6时再去学校接孩子了。3月1日,上海市教委、市财政局、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联合印发《关于进一步做好本市小学生校内课后服务工作的通知》,将免费课后服务延时至晚6时。昨天,除个别规模较小新开办小学和远郊农村个别安排校车接送的小学外,家长提出需求的705所小学都开启了校内课后延时服务。

放学后孩子在学校里有专人看护,他们是怎么度过“等待爸妈”的时间的?学校又为晚托的孩子提供了哪些切实的服务?延长孩子在校生活时间,还需要哪些配套政策和举措的落地呢?

本报记者 陆梓华 马丹 王蔚

留学校 有老师全程陪伴

几个月前,由于妻子和妈妈先后骨折,自己要下午5时30分下班,长宁区适存小学二年级女孩家长郁先生为孩子每天的接送问题犯了愁。就在他准备乘寒假去寻找社会机构举办的晚托机构时,好消息传来了。昨天傍晚近6时,在教室接到女儿时,小姑娘已经乖巧地做完功课,还看了一会儿书。

记者是昨天下午3时30分赶到适存小学的,此时放学铃声刚响起,大部分孩子牵着家长的手告别了校园,然而校园依旧热闹,创新实验室、图书馆、陶艺室、射击房、美术室、自然常识室……11间专用教室迎来了参加“快乐拓展日+”的二年级孩子。该校快乐拓展日始于2015年,折纸、抖空竹、尤克里里、主持朗诵……孩子们可以根据兴趣选择自己感兴趣的项目网上报名,五个年级轮流参加。校长曹永邹说,经过内容和时间不断“升级”,如今,从下午3时30分开始,当天没有活动但有晚托需求的孩子可分为低、中、高三个年级段,去三间教室参加爱心看护,直至下午5时。

本学期伊始,根据长宁区教育局统一安排,适存小学晚托服务延长到晚6时,经过两次全校家长需求征询,1314名学生中,72名学生提出到下午5时的晚托需求,其中26人有到晚6时的需求。于是,88名老师轮流排班,从下午5时到6时陪伴孩子们度过课后时光,每名老师一学期轮到2次左右。下午5时过后,还没回家的孩子在老师带领下,集中到一(4)班教室,并一一签名。在一(4)班负责低年级课后服务的水金伟老师和延时课后服务的倪玲老师仔细核对名单,做好交接。倪老师女儿今年初二,根据值班安排,倪老师为女儿提前安排好晚餐,并叮嘱她自己回家。“比起去机构参加晚托,能在学校等爸爸妈妈,总是更安全。”水老师指着一旁陪她值班的读五年级的儿子说,在学校做作业,孩子的效率似乎更高,小伙伴们还互相帮忙,默起了生词。四年级女孩赵欣玥和五年级男孩江昊源成了昨天留守到最晚的两个孩子,江昊源的好兄弟主动留下来陪他完成功课,还玩了一会儿“三国杀”。

去机构 总担心安全隐患

2014年,政府号召学校开办晚托班,解决双职工家庭孩子放学后看护难题。以后,本市约98%的小学开展了课后服务工作。也就是从那时起,普陀区各小学都推出了延长到下午5时的爱心晚托班,“但是企事业单位至少下午5时下班,这并不能解决实际托管需求,参加晚托的学生从一开始的十几名渐渐减少到了只有一个人。”昨天值班的江宁学校小学部德育教导江敏说,这学期将晚托班延长到晚6时,报名的孩子又踊跃起来,“晚托班和学校的‘快乐30分’对接。每天放学后的3时30分至4时,都是孩子的活动时间。下午4时之后,晚托班学生会到教学楼前的一个指定集中点,由值班教师带到图书阅览室集中看护。”昨天下午5时过后,在学校图书阅览室,17名参加晚托班的学生有的在做作业,有的在阅读绘本,有的则在和值班老师讨教作业难题。

鄢奕阳是江宁学校三(2)班的学生。“我和奕阳爸爸,一个在机关单位工作,一个在国企工作,下午5时半才能下班,家里老人年纪较大,没法帮忙接送,以前我们都是将孩子托管给社会机构开办的晚托班。”鄢奕阳的妈妈坦言,从一年级到现在已经换了很多家社会晚托班了,社会机构开办的晚托班稳定性差、师资良莠不齐,有时候换老师,有时候换地方,安全存在一定的隐患。“其实,我觉得对孩子而言,最主要的就是安全。学校开办的晚托班让人放心和安心,教师都是有资质可靠的,也降低了学校和社会机构间往返存在的交通安全风险。”

在普陀区金沙江路小学,全校530名学生中有晚托需求的孩子有27名。校长李海军说,晚托形式丰富,让家长更安心更放心。学校开设了40多个社团,有体育类的、民乐类的、无人机等,孩子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选择参加。下午4时30分社团活动结束后,学生转到晚托班专用教室,值班老师会提供学习辅导和阅读指导。

孩子说 回家早影响弟妹

晚6时2分,四年级谈同学的爸爸终于出现在长宁区绿苑小学校门口,这是昨晚走得最晚的一个孩子。从下午3时半到6时,谈同学已经“转场”过教室了。先是下午放学后与24名申请晚托的同学进入104教室,在里面做作业、看书。下午5时15分,还没有回家的十多个孩子又在值班老师郑俊娴的带领下,走过一段长长的跑道,转到校门口门卫室对面的“墨香亭”。这是一间茶艺课教室,玻璃书桌、小圆矮凳以及古色古香的装饰物,充满了典雅气氛,还配备了空调和壁扇,保证在爱心晚托延时服务时段能冬暖夏凉。校长王晶说,“转场”的目的是为了让最后一批回家的孩子能离校门口、离前来接送的家长更近一些,这样,一见到家长露面,老师就可以迅速将孩子交到家长的手里,接近晚6时了,孩子和家长肯定都会着急的。

记者发现,每天进入晚托班的孩子人数是不固定的,时多时少,学校还在隔壁的105室准备了一间备用教室,并安排了教师值守,但昨天备用教室并未启用。王晶校长说:“我们对有晚托需求的孩子是全部接纳的,所以这个数字是动态的,即便是申请看护到晚6时的家庭,他们也不是每天都让孩子待到那么晚,但学校的准备必须十分周全。”有意思的是,晚托班里还有好几个“大宝”,他们对记者说,妈妈在家里要照顾弟弟妹妹,怕自己回家早了会吵到小宝宝,所以就让他们尽量在学校多待一点时间。

记者也随机采访了几位一放学就来接孩子的家长,他们的观点是,对孩子放学以后的监护职责、看护方式需要厘清责任,前提是有利于孩子身心健康。家长曹女士说,如果下班实在比较晚,会请邻居阿姨或雇个家政服务员来接孩子,有条件的话还是让孩子早点回家,因为从早8时一直到晚6时,足足10个小时,比家长上班时间还长,孩子多累啊。

课后看护需各方共同出力

把民生实事做好、做扎实,沪上各所小学正在用行动践行自己的教育承诺。但记者采访时也发现,囿于学校毕竟是承担有限责任,不可能无限做好一切服务工作,且自身也有这样那样的困难与掣肘。

有空闲的家长,不妨早点把孩子接回家。奉贤区洪庙小学有10多个孩子需要留到晚6时。“的确有一部分家长因忙于工作而不能早来接孩子。但从我们了解的情况来看,很多家长是抱着反正学校有老师管着的心态,而不会一放学就来接孩子。”何春秀校长说,有的家长对学校特别“依赖”,他们往往不懂如何管好孩子,有的就根本管不住孩子,他们觉得把孩子扔给老师最放心。

松江区中山小学校长诸斌根介绍说,学校已经安排包括校级领导在内的所有党员教师做志愿者,轮流排班负责晚托的看护工作。但令老师们犯愁的是,如果是冬天刮风下雨,天暗得早,晚6时夜幕就已降临了,还不回家的话,孩子也会着急。还有,小学里一般中午11时30分吃午饭,再在学校里坐五六个小时,孩子们肯定会饥肠辘辘,要不要允许学生带点心来吃?吃的东西是不是干净?带的零食会不会攀比,这也是要考虑的问题。

不过,办法总比困难多。“我们这几年将晚托服务外包给社区里的一家有看护资质的单位,效果很不错。”静安区闸北第一中心小学副校长蔡喆炯说,这个社区单位也是街道出面推荐的,每天派两位固定的女性服务员进校,她俩一般是按每天课表安排的放学时间准时到校,服务到晚6时,上学期是服务到下午5时30分。近四年里,街道派来的服务员只更换过一位,这样做的好处是两位固定服务员能认识晚托班里每个孩子,也熟悉每个家长。

本报记者 王蔚 陆梓华 马丹

放大

缩小

上一版

下一版

下载

读报纸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