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5月12日 星期一
返程路或有雾相伴 今日导读 品质展演凝聚申城文化向心力 今明迎来返程客流高峰
第1版:一版要闻 2019-10-06
国庆假期各文化场馆吸引着四面八方的人们纷至沓来

品质展演凝聚申城文化向心力

今天上午,上海博物馆门前,等候入场参观的市民游客排起长队杨建正摄

国庆长假临近尾声,在上海博物馆门口排队等待入馆参观展览的队伍依然那么长。昨天下午突如其来的一场大雨也丝毫没有浇灭人们观展的热情。这座城市里遍布的博物馆、纪念馆、剧场就像一个个拥有文化向心力的巨大能量场,吸引着四面八方的人们纷至沓来。假期的高品质展演,是人们爱上海最好的理由。

一位来自南京的年轻游客排在队尾,眼睁睁望着前面拐了好几个弯的行列,他忍不住向身旁的上博保安发问:“从这里开始,还要多久才能够入馆?”保安竖起食指:“一个小时。”他吃了一惊,睁大了眼睛,但稍事犹豫,又拉着朋友重新站回了队伍中。因为他知道正在上博展出的“莱溪华宝——翁氏家族旧藏绘画展”中,《白描道君像图》卷、《临戴文进谢安东山图》轴、《杜甫诗意图》轴三件展品均是在中国绘画史上有着特殊意义的作品。

入夜时分,73岁的“欧洲夜莺”女高音格鲁贝洛娃,以美妙清澈的歌喉震撼了观众。明亮且有穿透力的声音久久回荡在上交音乐厅。有人说听她唱歌有“穿越”回古典乐黄金时代目睹歌剧名伶的即视感,也有人说一整年的烦恼都被她治愈。而更多人则在她返场唱出《我爱你,中国》的那一刻热泪盈眶,为这难得的好声音,也为每个人心中涌动的对祖国的一片深情。

走出音乐厅,走入灯光璀璨、火树银花的夜上海,耳边传来各种依依不舍和何时再来的约定。一个拖着大包小包辗转不同剧场的姑娘赶着去坐高铁返乡,“来就为了看演出?”“对啊,早知道那时候就到上海来找工作了,终究还是这里,国际大牌来得勤!”本报记者 徐翌晟 朱渊

(相关报道见第6版)

【相关链接】

国庆假日前四天,上海对外开放的112家博物馆累计接待游客约38万人次;39家美术馆累计接待观众13.44万人次;各个专业剧场共上演了62台剧目192场演出,服务观众约18万人次,同比增长5.8%。

放大

缩小

上一版

下一版

下载

读报纸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