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行业正被疫情推向全新的境遇:学校和线下培训机构全面停课,全国大多省市尚未确定开学时间。事实上,防控疫情的同时,也在倒逼国内线下机构必须可持续地培育和壮大在线教育市场。那么,面临技术、师资、服务等多重考验的在线教育,又该如何在转型与发展中找寻机遇的呢?
整合全球研发系统
1月22日,武汉及湖北线下培训中心停课;1月24日,全国其他地区的线下培训中心停课;1月27日,取消所有冬令营及所有出境游学项目。面对突发的疫情,英孚教育在第一时间作出应急反应,10天内拿出线上课程方案,将15万名学生成功转移线上。
为了配合支持“停课不停学”,英孚教育联动全球资源,从伦敦到苏黎世,从香港到上海,全球产品研发、系统支持、教务、培训、服务等团队通力合作,以前所未有的速度与规模迁移线上。仅在叫停线下课之后的一周,他们就宣布通过专设页面向全国公众免费提供了2000小时以上的在线互动英语学习资源,可满足3岁以上儿童、青少年及成年人的不同英语学习需求,目前已向全国公众送出价值超过2亿人民币的免费内容。
“由线下向线上的迁移不是无奈之举,更不可能一蹴而就,它需要战略眼光和技术支撑,以及对教育本质的执着追求。”英孚教育青少儿英语中国区总裁白皎宇女士透露,其实在过去的5年里,他们已悄然输出了4000万节在线课程,这也使得在此次教育“云战疫”中能够更从容不迫。向线上迁移,领先的数字平台和自主研发的学习教材,为流畅且与课程高度契合的学习体验提供了保证。
“自2月以来,基于公众日益增长的在家学习需求,我们组织优质教师走上直播平台,内容面向不同年龄段和不同程度的学习者,人工智能英语学习APP也开放免费下载,至今已收到了超过69000条五星好评。”白皎宇说,机遇来临了,要做市场的领跑者,就要积极拥抱新技术,强化与提升教育产品及服务的质量,但是,更重要的是不忘使命,在线教育关注的不能只是“知识是否被正确地讲出来”,而应当是“知识是否被有效地接收到”。
搭建跨界商业平台
在线教育不是“放羊”,更不等于“粗放经营”。学而思培优上海分校转型的一大策略是走“小班课”“精品化”之路。课程可无限次观看回放,老师课后班级群一对一答疑服务,让学习更有效。疫情期间,从3月2日起,学而思培优上海分校面向全市中小学生提供第二期免费直播课,帮助学生在校内直播学习的基础上巩固当日知识。开设的直播课涵盖学前、小学、初中、高中课程。
“虽然是与学生不见面的空中课堂,但教师质量仍是生命线。转移的只是授课阵地,优质的课程是不能‘转移’的。”学而思相关负责人表示,在线授课教师均为根植本地教材且拥有丰富经验的资深讲师,了解上海的学情、考情。直播课还必须形成寓教于乐的授课方式及动画演示辅助教学,这样才能全方位帮助孩子们激发学习兴趣。
在业内创造了用30场抗疫直播课助力教育机构渡过难关佳话的,是上海君学教育集团。自疫情暴发以来,全国以线下教学为主要模式的教育机构均陷入了营收寒冬。一时间,生源流失、大量退费、客户断层等问题接踵而来。君学副总裁周俊说,由线下向线上转型,需要搭建一种行业平台型商业模式(OMO模式),不仅仅是教学的线上线下混合式交付,同样也必须是市场、销售、服务等各个环节都达成OMO化。为此,君学联合了全国250家跨界企业组成“有朋教育联盟”,既有教育机构也有技术支撑团队,还有第三方支付平台。从单打独斗到联合发展,在线教育的转型之道或将豁然开朗。
本报记者 王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