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5月03日 星期六
让“随申码”进小区更通畅 广告 服务更硬核边招展边对接 新片区发布“营商环境建设实施方案”
第5版:要闻 2020-03-13

新片区发布“营商环境建设实施方案”

本报讯(驻临港记者 杨欢)近日,《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临港新片区全面深化国际一流营商环境建设实施方案》发布。新片区计划用3年时间,打造成在全市最好、在全国最具示范效应、在国际具有较大影响力的营商环境高地。

据临港新片区管委会制度创新和风险防范处副处长吴群峰介绍,《方案》主要围绕“1+9+X”进行设计。“1”即全面复制推广特斯拉审批模式,将审批中的各个环节分为主线、辅线,双线并行开展审批工作。同时,通过做好4个“减法”(即在办理接口、申报事项、审批流程及建设收费上做“减法”)和4个“加法”(即在集成服务、定制“菜单”、服务力量及信用管理上做“加法”),优化审批管理流程,升级审批服务一体化体系;“9”即聚焦企业全生命周期,围绕企业登记注册、人才服务、国际贸易、减负降税等经营环节,结合临港新片区制度创新工作,提出9项创新工程;“X”即全面落实上海市“营商环境3.0版”的一揽子改革措施。

减税、贷款多管齐下

·从事集成电路、人工智能、生物医药、民用航空等重点产业关键核心环节的企业,给予15%的企业所得税支持。

·实施“无税无票不申报”制度,对当期无应税收入且未做票种核定的小规模单位纳税人免于办理部分税种的申报纳税。

·试点本市分支机构属地征管,对本市生产型企业注册在临港新片区的分支机构,允许其独立领用发票,对除企业所得税外的其他税(费)种在分支机构注册地申报入库。

·深化离境退税试点,积极推动商业企业备案纳入退税商店范围,支持开展离境退税“即买即退”便利服务试点。

·为重点产业项目提供长期低息贷款。优化产融对接通道。进一步推进落实中小企业信贷风险补偿政策。

“金牌店小二”更高效

·深化新片区服务专员机制,继续扩大各服务专员的服务范围,在项目流程、进度、技术、专项等多个方面实行全流程跟踪服务。

·支持外贸综合服务企业利用互联网和大数据技术,为中小企业提供外贸综合服务业务。

·建立税务“首席联络员”制度,对重点企业明确大企业联络员,实现税企双方点对点直连。

便利出入境和停居留

·试行口岸电子签证,企业邀请来华的外国人通过网上申办口岸签证,持口岸电子签证自上海口岸入境。

·完成建设外籍高层次人才永居申办新机制,对符合认定标准的外籍高层次人才,管委会推荐直接申请在华永久居留,并缩短审批时限。

·在临港新片区内的单位连续工作满4年、每年实际居住不少于6个月的外国人可申请在华永久居留。外籍人才可办理最长5年的居留许可,满三年后符合要求可申请在华永久居留。

·落实境外人才个人所得税税负差额补贴免税政策,降低境外人才实际税负水平。

审批“一网通办”

·探索实施商事主体登记确认制,提交材料实行形式审查,审查通过后即时予以登记确认,企业设立登记的行为性质从行政许可改为行政确认。

·探索试点住所和名称登记告知承诺制,提高企业核名一次性通过率。

·尽快实现集中授权后的审批服务事项100%可全程网办,创建一批“零材料”事项。推进线上线下高度融合,打造“一网通办线下自助服务区”。

·加快推进企业身份认证电子化,企业设立时同步发放电子营业执照和电子印章,使开办企业实现2个环节2个工作日内完成。

放大

缩小

上一版

下一版

下载

读报纸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