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2日,作为今年全国两会重要内容,酝酿多年的民法典草案提请十三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审议。这将是我国首部以法典命名的法律。
被誉为“社会生活百科全书”的民法典草案,包括总则编、物权编、合同编、人格权编、婚姻家庭编、继承编、侵权责任编及附则,共1200多个条文,覆盖一个公民生老病死的全部生活。民法典出台后,我国现行的民法通则、物权法等相关法律将被替代。
民法典草案充分体现了时代特色。对于住宅建设用地使用权70年到期、高空抛物坠物、性骚扰、手机APP收集个人信息等社会热点和百姓关切,草案均进行了直接回应。尤为值得关注的是,草案还体现了对疫情防控有针对性的考量。 据新华社
●疫情相关 保护特殊情况下无人照料的“被监护人”,明确物业应急处置责任
●物权编 明确居住权,破解业主维权与维修难题
●合同编 增加物业服务合同、完善电子合同,对高利贷和“霸王条款”说“不”
●人格权编 加强个人信息和隐私保护,关注性骚扰与基因科研
●婚姻家庭编 设立离婚冷静期,明确夫妻共同债务
●继承编 扩大遗赠扶养协议范围,增加新遗嘱形式
●侵权责任编 破解高空抛物坠物难题,防止“自助行为”被滥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