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05月16日 星期四
海外二十五年,倾情书写“他国故事”和“中国传奇”
第22版:新民海外 2020-05-25

海外二十五年,倾情书写“他国故事”和“中国传奇”

1998年,在美国雪城大学毕业典礼上

2013年在全国书博会三亚会场签售《移民岁月》

2017年在旧金山获颁“北美建筑业年度女性奖”

文/张泽茜

人物名片

曾晓文

加拿大华语作家、编剧

加拿大中国笔会前会长

美国中文作家协会顾问

北美作协会员

曾晓文从一家建筑管理集团IT总监的岗位上退休已有半年。作为海外高管圈罕见的黄皮肤,曾晓文为更多人所熟知的,是她移民文学作家的身份。

因为疫情,曾晓文此刻正在加拿大安大略省湖边小城的家里,埋首阅读。“在过去二十几年的生活里,我至少搬了20次家,从北京到美国再到加拿大。这期间,我一直把上世纪90年代起发表作品的中国文学杂志原本带在身边,哪怕有些发表的作品仅仅是豆腐块大小的散文。”

曾晓文曾旅居美国9年,2003年起定居加拿大多伦多,做过信息系统分析员、资深IT总监等。多年笔耕不辍,创作有《梦断得克萨斯》《苏格兰短裙和三叶草》《移民岁月》《中国芯传奇》(与孙博合著)等小说、散文和译作,以及电影剧本《浪琴岛》,还担任30集电视连续剧《错放你的手》编剧。

1 辗转北美,写作是低谷时的疗愈方式

“从漂泊流浪到落地生根”,这是曾晓文在大学开文学讲座时常用的一个话题。“漂泊流浪需要勇气,落地生根需要境界。”她解释道。在她看来,很多年前,人们都认为海外华人是片树叶,四处漂泊。然而现在,更多人认为,华人更像是一粒种子,到哪里都可以生根发芽。

这不仅是反映了她在海外的生活历程,也显示了她的创作轨迹。

曾晓文祖籍湖南,出生于黑龙江。曾晓文常说,她算半个南方人加半个北方人。“综合了湖南人的倔强和东北人的坚强,在我身上或许是坚韧。”

曾晓文性格中的坚韧体现在了她的移民生活中。在海外生活先求生存,后求发展。本科及硕士期间在天津南开大学攻读文学,初到美国,曾晓文转而学习IT。“很感谢IT行业养活了我。”

在美国纽约州雪城大学求学期间,为了支付高昂的学费,曾晓文经常在课余时间打工,在中餐馆做侍应生,也当过家庭清洁工。在经济压力之外,语言的挑战也在等着她。从中学到大学,曾晓文学的基本都是俄语,到了美国,就要从头学习英语。不过仅仅在一年半的时间内,她就通过了托福考试。

“我想如果没有坚韧的精神,可能很难走过那段路。但走过来了,回头看都是云淡风轻。人在努力过程中所受的委屈,有时是很渺小的。”曾晓文说。

1998年,曾晓文从雪城大学毕业后,先后在雪城的一家保险公司和波士顿的一家软件开发公司工作谋得职位。然而好景不长,美国遭遇经济低迷,许多企业受到冲击,曾晓文所服务的软件开发公司也就此倒闭。她不得不另谋出路。一开始,她在得克萨斯州开了一家中餐馆,试图继续留在美国,但未能如愿。

“能进能退的时候,一定要选择进。”曾晓文说。这也是她在海外生活的一个重要信条。随后,她通过技术移民申请,顺利移居加拿大。初到加拿大的前3年间,曾晓文过得非常孤独,因为举目无亲。在精神的低谷中,她选择用文学当做攀援的青藤,创作了第一部半自传体的长篇小说《梦断得克萨斯》,将自己和美国的生活拉开距离,得以重新审视生活,并自我疗愈。她表示,人要从逆境中学到一些东西,还要学会总结失败教训。

“生活有时候会峰回路转。”移民加拿大后,曾晓文再次从零开始,通过求职网站在一家建筑管理公司找到了一份项目管理助理的工作,约10年后,她成为IT总监,2017年还被美国建筑杂志评为“北美建筑业年度女性”。

2 双重生活:白天的IT人,夜晚的写作者

曾晓文在这十几年的岁月中,过着“双重生活”:白天的IT人,清醒,注重事实和逻辑;夜晚的写作者,陶醉于情绪和虚构。

在逆境中投向文学,似乎是曾晓文尝试自我消解苦闷的一种方式。“最初的写作,是因为有话要说,有苦闷需要倾诉。”曾晓文说。但后几年加拿大时期的创作中,曾晓文的视野逐渐变得更为宽广。这或许也暗合了她生活的新阶段。因此,笔下人物也逐渐多元——从社会底层人士的坎坷到华人女性在海外的爱情故事。她短篇小说《苏格兰短裙和三叶草》讲述的是跨族裔爱情。曾晓文认为,多年来人们对于跨族裔爱情持两极化的态度,要么特别丑化,要么特别美化。“我想表现的是真实而平常的爱情故事,就是男人和女人相爱、结合,不论肤色,不论背景。”

中篇小说《金尘》围绕偷渡事件展开,采用多元视角的写作方式,在文学评论界受到了关注。“《金尘》的故事有争议,但我想一个好的写作者应该给每个人为自己辩解的权利。一个人做一件事,都有自己的原因。利欲熏心也好,生活所迫也罢,我觉得应该公平一点。每个读者都有自己的价值判断,去分辨善恶。现实生活中,很多事情不是黑白的,而是灰色的。”

曾晓文在20多年的移民生活中,见识过的各色人物,慢慢融合成她笔下的角色。而写作早已成为她生活的一部分。以前在忙碌的IT工作之余,她抓紧一切可能的时间和机会写作。火车、飞机经

常是她写作的环境;休假旅游期间,在海滩和邮轮上,她也要写几段。

3 IT从业经历造就《中国芯传奇》

文学创造所锤炼的敏锐洞察力和同理心也给曾晓文的IT职场生涯带来了一定帮助。“人文视角对于IT管理层其实是非常重要的。因为领导更多的时候是一个协调者,当你可以把团队团结在一起,很多事情就可以做得很好。因为写作,我更能体察人的心理,这也使别人愿意和我一起工作。”曾晓文表示。

她让团队拥有更多的灵活时间去关怀、照顾家人。但同时,坚持原则也是她自称具有棱角的一面。“在IT行业,网络安全非常重要。黑客来袭可能会让整个系统瘫痪。因此我要求每位员工在上岗前都必须经过网络安全的培训,连总裁都不例外。”

对于IT从业者来说,遭遇黑客袭击是不可避免的经历。曾晓文的公司网络就曾遭遇过“特洛伊木马”病毒的袭击。从遭遇袭击的周五到周一凌晨1点系统恢复运作,曾晓文抱病和自己的团队一起持续奋战。“结束工作还去赶5点的早班飞机去加州开会。”

勤奋,是一代移民生活、奋斗的必备素质,而对于IT从业者更是不可或缺。网络和信息系统需要不定期更新,而为不影响公司业务运作,便要在周末更新。曾晓文常常需要加班,并在周一第一个到达公司,观测更新后的使用情况,指导同事学习使用新系统。

正如文学帮助曾晓文理解团队,IT从业经历也给她的文学创作拓展了新的领域和思路。具有IT元素的《中国芯传奇》是曾晓文去年和多伦多的另一位华人作家孙博共同完成的。

这个故事的前三分之一都发生在美国硅谷,涉及中美IT巨头的合并及多文化背景。因此,拥有IT行业背景且熟悉西方文化的曾晓文是一位合适人选。

尽管和主人公同属IT行业,但曾晓文并不研发芯片。在写作过程中,她采访了中国的芯片行业从业者。“当时让我触动的,是主人公放弃美国舒适的生活,回到北京的中关村。创业期间,他们只能在一个仓库里租到一间小房子。冬天暖气不够,加班加点就在这个小房子里打地铺。到了弹尽粮绝的时候,卖车卖房。完全是背水一战。”曾晓文说,“家人一度不理解他们,直到拿到投资才柳暗花明。他们想要打破原有低利润生产环境,让‘中国创造’走向世界。”

这部小说去年出版后,获得了深圳市作家协会举办的大湾区杯网络文学大赛“最时代奖”。最近,它还入选了中国国家新闻出版署《2020年农家书屋重点出版物推荐目录》。“新移民作家作品入选是很难得的。”曾晓文说。

曾晓文表示,2020年,她将把过去的写作成就全部“归零”,重新出发。在她的湖边小屋,她把更多的时间花在阅读上,为下一部作品做准备。“我最近在翻译一部美国经典名著,这也是一个学习的机会。”

放大

缩小

上一版

下一版

下载

读报纸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