懒人沙发 “HI青春,YE生活”2020上海夜生活节青春市集在渔阳里广场开启,吸引众多年轻人光顾。跨越百年,红色文化和时尚文化在夜色中融合,放空休闲赋予上海夜市新的功能 本报记者 孙中钦 摄
集装箱铺 6月6日晚,“美酒集市”亮相上海音乐谷,潮酷的集装箱作为店面集聚了不少市民举杯欢聚。夜幕降临,霓虹交错,各类潮流元素和活动让步入音乐谷的市民们眼前一亮 本报记者 李铭珅 摄
涂鸦花车 上周六,外滩源艺术集市在黄浦区圆明园路步行街启幕,汇聚美食、文创、潮玩好物。集市最大亮点是引入12辆欧美街头涂鸦旅行车,妙趣横生的涂鸦艺术为平日里静谧优雅的圆明园路增添了独特的艺术气息首席记者 刘歆 摄
非遗灯会 “品进博、逛国展、赏灯会”主题活动在国家会展中心(上海)拉开帷幕。近五十家进博会参展商带来了他们的数百种进口商品,作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的自贡灯会也为活动增添光影色彩,令游客流连忘返 本报记者 陈梦泽 摄
水上船秀 “豫园六点半”夜市内,夜食、夜秀、夜游、夜购一站到位。每天晚上的水上船秀、国风演艺以及国潮演出吸引了不少游客观赏、拍照。此外,非遗文创、老字号品牌也让市民游客可以尽情买买买 本报记者 周馨 摄
故事商店 在南外滩老码头滨江举行的露营嘉年华活动上,愚园路的“故事商店”通过帐篷形式搬到现场,孩子们可以在小纸片上了解有趣的小故事 杨建正 摄
街头艺人 静安区安义夜巷带着全新样貌重回大众视野,划分了夜巷花园、有机农场、南广场、花园舞台、酒吧街、迷你高尔夫、娱乐互动七大特色板块。夜市一角,持证街头艺人的表演吸引了不少市民驻足 本报记者 周馨 摄
现场画像 兴业太古汇敢·集感官集市汇集花艺、美食等商铺,满足市民夜间生活新型消费需求。请店主当场作画,市民高兴地与自己的画像合影 本报记者 王凯 摄
调酒表演 如今的夜市不再只有单纯的吃喝和售卖,还融入了各种互动和表演,让游客在享受美食的同时还能体验各种潮流文化 本报记者 李铭珅 摄
扫码看视频
本报记者 张钰芸
从烟熏火燎、吆喝叫卖,到流光溢彩、精致文艺,你有没有发现,上海的夜生活变了。
180余项活动,覆盖“夜购、夜食、夜游、夜娱、夜秀、夜读”,6月6日开幕的首届上海夜生活节中,上海的新“夜”态一一展现。
你会看到更摩登的夜市。音乐、鲜花、美食、美酒……264米长的安义夜巷值得来回踱步,反复探索,感受烟火气和时尚潮的奇妙碰撞。紧邻外滩,拥有“上海最美天际线”的外滩枫径,则把自己定位为“最有趣的游园夜市”,江景派对、艺术大展为夜市增光添彩。
你会发现更丰富的创意。老码头的帐篷、豫园商城的花车、1933老场坊的集装箱,都是集市的最新形态。一走进老码头滨江露营嘉年华,就能看到别出心裁的露营体验区。相比有些羞涩的大人,孩子们更加自在从容,脱了鞋子就跑进帐篷,蹦蹦跳跳,实现在城市里躺着看星星的梦想。
你会爱上更文艺的安排。街头艺人用一首首民谣唱出你少年的记忆,跟着他轻轻摆动身体,仿佛回到青涩的当年。思南书局的“深夜书桌”上,洒下一片灯光,耳畔只有书页翻动的轻微声响。上海博物馆里看完展览,还能逛一逛大堂的文创集市,坐一坐首次夜间开放的茶室。
你会感叹更精致的环境。层层叠叠的幕帘设计配合灯光,在夜色里灯火通明,华润时代广场的潮流夜市用精致的布局让人沉浸其中。在“四叶草”举办的国展集市则引入了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自贡花灯,数十款“畅享进博会”炫彩灯组被点亮,憨态可掬的进宝成为照片中的主角。豫园商城还搬来了不同时代上海人家的客厅场景,邀你“重回屋里厢”,见证时光的流逝、生活的改变。
你会享受更惬意的气氛。可以和小姐妹去巨鹿路上的158坊,喝一杯鸡尾酒,跳一曲劲爆舞曲;可以在喷泉边,看水柱随着音乐高低起伏,社区里的孩子们在边上嬉戏打闹;可以走进深夜食堂,品尝全球美食,假装自己在国外;也能看一场露天电影,恍惚间回到儿时的纳凉晚会……
上海的夜生活里藏着对夏天的期待,这是滋养生活的周末新去处。也许白天会过得紧张又疲劳,但人声鼎沸的夜生活能治愈你一天的情绪。
美丽夜上海,越新、越夜、越美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