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周前,徐汇区教育局发出公告,在原有招聘计划基础上增加100个高中教师岗位,面向应届大学毕业生招聘高中学段各学科教师。昨天,经过简历初筛,417名符合条件的应聘者获得和各高中校长面试的机会。
同济大学、华东师范大学、上海交通大学本硕连读,华中科技大学本科+复旦大学硕士……记者在现场看到,应聘者的简历有点“耀眼”。
南洋模范中学校长李啸瑜坦言,起初,她有点担心,现在已经临近毕业,这个时候来找工作的学生是不是都是找不到其他工作才想到来当老师,但一上午交流下来,同学们的履历和对教育的热情令人惊喜。她发现对如今的年轻人而言,“兴趣”是择业的第一要素。李啸瑜认为,这对学校管理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学校要思考能创造怎样的环境,让最优秀的人才愿意来当老师。
手握中国人民大学无机化学专业硕士文凭,女生小闫应聘徐汇中学化学教师岗位。她的简历上,丰富的科研经历和中小学实习经历,给学校留下了良好的第一印象。“如果学生学习产生困难,你该怎么办?”“为什么一些初中生到了高中以后无法适应?”党总支书记刘晓艳的问题,则更关注小闫对教育的思考和理解以及沟通能力。
湖北小伙小陈本科获得黄冈师范大学和华中师范大学物理学和教育学双学位,又在武汉大学拿到了材料工程硕士文凭。在校园内外的各项活动中,他都很活跃。疫情期间还参加线上辅导医务人员子女。小陈说,其实,自己拿到了一家半导体公司的录取通知,但是,去公司参观了以后发现,做一名技术人员可能并不适合自己,他还是更喜欢和人打交道。小陈告诉记者,父母都是农民,一路读上来,全靠自己琢磨。他从小就爱教同学做题,用他的话说,自己很享受“使别人进步”的快乐。
徐汇区教育局人才服务中心主任孙雪琳介绍,本次专项招聘一方面是为了破解大学生就业难的困境,另一方面也是为了做好人才储备,招募一批跨学科、复合型人才,帮助区内高中建设拓展课程、特色课程。因此,各校推出了综合文科、综合理科、跨学科、拓展性、研究性等岗位,包括人工智能、科技工程、电子信息工程、机械工程、数字媒体技术、大数据等以往在中学教师招聘中不常见的专业,也列入了招聘范围。
等了一上午,其他各个岗位都或多或少有了候选人,但位育中学想招募的“天文地理”教师岗位仍虚位以待。校长王亦群坦言,天文曾经是位育的特色课程,但受限于师资,学校的天文台如今很少有机会开放。她也盼望着,爱好天文的年轻人愿意走进中学校园,带着少年们一起追梦。
本报记者 陆梓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