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5月23日 星期五
数说全国 上海  目前水位安全受控 初生宝宝急需送医  消防队员驾船驰援 “00后”官兵“拼速度”  誓守江西第一人口大县 “60后”农民争相请战  卷起席子往一线冲
第4/5版:要闻 2020-07-14
连续奋战83小时! 鄱阳问桂道圩堤决口合龙

“60后”农民争相请战 卷起席子往一线冲

昨天,问桂道圩堤决口合龙过程 本版摄影 特派记者 孙中钦

昨天,问桂道圩堤决口合龙过程 本版摄影 特派记者 孙中钦

“大家再加把劲,马上就要合龙了,胜利就在眼前!”

7月13日22时许,江西省鄱阳县鄱阳镇问桂道圩堤决口处,满载土石的翻斗车来回穿梭,挖掘机、推土机作业声轰鸣。历经82小时的连续奋战,决口已缩短至6米,水流明显加速,封堵到了紧要关头。抢险人员将准备好的大块石抛填入决口,一条条浑浊的水柱溅起。

23时8分,操作手张剑文驾驶推土机,熟练地拉下操纵杆,伴随着最后一车土石投入河道,长127米的问桂道圩堤决口成功实现合龙,肆虐的洪水得到控制,大堤上一片欢呼。

封堵“战斗”打响

连日来,位于江西省东北部、鄱阳湖东岸的鄱阳县遭受持续强降雨袭击。受此影响,鄱阳湖水系昌江流域水位迅猛上涨,发生超20年一遇洪水。7月8日20时35分,鄱阳县鄱阳镇问桂道圩堤出现漫决险情,决口长127米,圩堤后方的6个村庄和1.5万多亩耕地被淹,9000余名群众被紧急转移。7月9日,鄱阳县昌洲乡中洲圩由于长时间浸泡,加之堤身土质差,抗渗能力弱,于当日21时35分左右溃堤,影响昌洲乡15个行政村。

为了应对和处置灾情,中国安能第二工程局迅速从江西南昌、江苏常州、福建厦门调集400余名抢险人员、52台套装备星夜驰援,并受领了鄱阳镇问桂道圩堤和昌洲乡中洲圩决口的封堵任务。10日12时,鄱阳镇问桂道圩堤决口开始封堵。13日23时8分,问桂道圩堤决口顺利合龙。另一处发生漫决的中洲圩经过前期各项准备后,13日10点封堵正式开始,目前抢险救援正在紧张的进行中。

抗洪 八方支援

13日21时许,记者跟随运输土石的金盘岭镇车队进入问桂道圩堤决口,只见现场尘土飞扬,封堵作业正有序开展。

记者注意到,一路上都是前往决口处的大型工程车辆依次排队行驶。骨料运距达十余公里,周边道路窄、路基差,且部分路段屋舍相连,两车会车时,车身几乎擦肩而过,驾驶难度极大。因此每隔500米就会有执勤人员指挥调度,避免出现道路拥挤。

“我以前从来没有开过这么险的路,12日晚上刚到的时候还有点慌,看到堤坝两边都是水,手都在抖。多亏了现场的指挥人员安排得很好,这么多车子进进出出,没有一点差错。”叶银龙今年57岁,是金盘岭镇支援抗洪车队的队员。12日18时许,他正在田头里干活,听到村委会动员大家支援抗洪,他晚饭都没吃,就报名集合了。“我是个农民,没有什么文化,但我知道一方有难,八方支援。”

冲锋 主动请战

带队队长徐明寿是金盘岭镇合录村村支书,他告诉记者,此次金盘岭镇一共派出9辆土方车参与骨料运输,挑选出来的队员都是驾驶技术过硬、身体素质好的村民。“我们村里土方车不多,当时发出动员通知半个小时后,村委会门口就停了20多辆车,基本上家里有车的都过来报名了。我们挑选出车辆符合标准、驾驶技术过硬的队员一共9位,晚上开了3个多小时赶到县城,一到问桂道圩堤就接到封堵任务。”

“我懂水性,积累了丰富的救援经验。此刻县城灾区多,人民群众生命处于危急时刻,作为一名党员和退役军人,我申请参加重灾区抗洪抢险工作。”徐明寿从新闻上看到鄱阳县城还有很多地方险情严重,便第一时间递交了请战书。他说,脱下戎装志不改,抗洪战场再冲锋。

合龙 战胜“洪魔”

集合时间紧,叶银龙从家里拿了一床草席,就开车出发了。“我这辈子没出过远门,所以比较认床,救援现场忙起来肯定什么也顾不上,拿了席子累了可以躺在地上睡。”

徐明寿告诉记者,车队队员平均年龄为52岁,其中最年长的58岁,最年轻的也有47岁。“村子里面作息规律,他们平时很早就睡觉了,从来没有熬过夜。但是为了这次抗洪,大家连着干了十几个小时,昼夜不停,却没有人喊苦喊累。”

在问桂道圩堤决口封堵现场,还有很多救援人员和叶银龙一样,他们平日里以拉运土方石料来养家糊口,为了保护家园,加入了抗洪一线。他们彼此素不相识,会车经过时,摇下车窗点头示意,互相加油打气。

23时8分,问桂道圩堤决口成功实现了合龙,大堤上一阵欢呼。在人群中,徐明寿发现了一个熟悉的身影,是自己多年未见的老战友。“以前我们朝夕相处,没想到竟然在抗洪现场相聚了,能和战友再一次并肩作战,真好!” 特派记者 杨欢

读报纸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