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1月19日 星期日
在“来来往往”中激发创新 立足各自岗位  探索未来发展 长三角示范区:各扬所长  主动出圈
第2/3版:要闻 2020-08-24

长三角示范区:各扬所长 主动出圈

2月,原本的金泽道口延展至芦墟道口开展防疫检查,工作人员正在为司机测量体温 本报记者 李铭珅 摄

元荡桥工程现场航拍,青浦(上)和吴江(下)两地施工现场隔江相望 本报记者 徐程 摄

青浦区金泽镇东西村 本报记者 徐程 摄

本报记者 黄佳琪 毛丽君

“多谋民生之利、多解民生之忧,在一体化发展中补齐民生短板。”8月20日,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扎实推进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指出实施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战略要紧扣一体化和高质量两个关键词,以一体化的思路和举措打破行政壁垒、提高政策协同,让要素在更大范围畅通流动,有利于发挥各地区比较优势,实现更合理分工,凝聚更强大的合力,促进高质量发展。

从基础设施建设到公共服务升级,从制度协同创新到区域协同发展,从数据互联互通到疫情联防联控……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示范区成立近一年间,青吴嘉三地各扬所长,主动出圈。如今,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为示范区指明了新的目标与路径。

检查站点前移人车互认互通

位于上海青浦西首的金泽镇,地处苏浙沪两省一市交界处。疫情发生后,金泽镇关闭了境内各类无名道口,仅留G50金泽高速道口和318国道西岑检查站作为区域内入沪关口,开展疫情查控工作。

由于两处关口都在金泽境内,距离省界8-10公里不等,道口外金泽镇所辖19个村居,约3万居民被隔离在查控关口之外,成为查控盲区。同时,区域内居民每次出入道口都要接受检查,不仅给居民出行带来不便,也给道口检查工作带来极大压力。

“我们发现这个问题后,第一时间和苏州市吴江区汾湖高新区党工委、管委会联系,提出把两处道口合并、将疫情防控职能前移至省界318国道芦墟(汾湖)检查站的设想。他们非常支持,一口就答应了。”金泽镇党委副书记郭正梁说。

从沟通协调到落实,前后只用了3天。2月1日中午,西岑、金泽两个检查站疫情防控职能前移至沪青平公路芦墟(汾湖)检查站,统一对经318国道入沪车辆、人员进行查控。

道口的工作理顺了,新的问题又出现了。随着企业陆续复工,需要往返青浦、吴江两地的务工人员怎么办?长三角人用实际行动证明,在复工复产的路上,“立足长三角”不只是句口号。

经过严格的测温、报备流程,一辆苏E牌照的货车开进位于青浦区金泽镇的上海美蓓亚精密机电有限公司。“我们是昆山的供应商,这周开始每天都要往上海送货。”司机张师傅说,得益于沪苏两地的人车互认互通,他这个沪宁高速花桥检查站的“常客”,出入方便许多,“只要身份证和通行证一致,体温正常就能顺利通行。”2月20日起,青浦、吴江、嘉善三地的人员、车辆通行证开通“互认”,三地往来人员未办理通行证,身份证或居住证视同通行证,不仅加快了道口车辆流通效率,也为当时三地企业货物运输、居民跨省通勤提供了极大的方便。

此外,健康码互认、产业链复工复产协同、招工用工信息共享……长三角示范区在疫情联防联控、企业复工复产大框架下进行了积极的探索与实践,并取得了显著成效。示范区共有规上工业企业3187家,截至3月10日,已经复工3187家,复工率100%。

规划草案形成创新制度建立

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示范区面积2413平方公里,地跨两省一市。未来的示范区会是什么样子?《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示范区国土空间总体规划》给人们描绘了这样一幅画卷——一个人类与自然和谐共生、全域功能与风景共融、创新链与产业链共进、江南风和小镇味共鸣、公共服务和基础设施共享的地区……

经过一年多的“打磨”,规划草案从6月18日起开始公示。这是我国首个由省级行政主体共同编制的跨省域国土空间规划,对长三角和全国具有示范引领作用。

在示范区执委会副主任张忠伟看来,规划草案的形成,意味着“统一规划管理”这一创新性制度初步建立,今后将在示范区实现“一张蓝图管全域、一个平台管实施、一套标准管品质”。

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示范区执委会主任、上海市发展改革委主任马春雷表示,中央对长三角总的战略定位是“一极、三区、一高地”,而一体化示范区则是要成为“极中之极”“高地中的高峰”。探索一体化制度创新始终是示范区的核心使命,三地须打破行政区划的“空间约束”,打通要素流动“看不见的壁垒”,将自身发展融入国家战略发展蓝图中。

2019年至今,《关于联合组建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示范区行政复议委员会的意见》《长三角示范区知识产权合作备忘录》《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示范区职业教育一体化发展平台建设方案》《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示范区电力行动白皮书(2020年)》等一系列合作文件出台,三地在科技创新、生态环境、交通互联等多个领域展开合作,形成了一批项目化、可实施的制度政策,将擘画的宏伟蓝图一步步变为美好现实。

打通空间瓶颈项目密集施工

落实“四横五纵”高速公路网络,构建“两横三纵”快速路骨架,实现示范区60分钟可达上海、苏州、嘉兴;推进断头路打通,到2035年,城镇内部路网密度达到8公里/平方公里以上;构建由高速铁路、城际轨道、城市轨道和中低运量公交等构成的多层次公共交通系统……未来的示范区,可谓四通八达。

便利的交通是实现区域一体化最重要的前提条件之一。打通物理空间中的瓶颈,对长三角一体化示范区来说事不宜迟。

“沪青平公路这段并不是直线,东航路和康力大道对接后,相当于把青浦和吴江直接连通了。”在元荡湖旁的施工现场,上海青发城市建设有限公司东航路项目负责人周明蹲下身,拿了颗小石子在地上画了个简单的示意图。图上,沪青平公路和在建的东航路项目工程构成一个三角形,青浦和吴江境内的两条断头路——东航路和康力大道,相向延伸,贯穿元荡湖最窄的湖湾,直接相连。

作为一体化示范区先行启动区内第一个动工的互联互通类项目,这条路在青浦和吴江之间划了条直线,打破两地之间的自然地理分隔,将在长期隔湖相望的青浦杨湾村和吴江莘塔镇之间,搭起一座双向四车道、设计有人行观景步道的元荡桥。

近日,好消息传来:青浦东航路项目元荡桥主体结构顺利合龙。预计今年十一之前,元荡桥及沪苏两地公路延伸段将全面通车。届时,从青浦金泽到苏州吴江只需短短5分钟。

推动基础设施互联互通、提质升级,只是长三角一体化加速的一部分。今年,青吴嘉三地已经进入全面密集施工阶段。在构建起有效联防联控工作机制的同时,一体化示范区今年40项重点工作已倒排时间节点,全力推进,尽快形成集聚度和显示度。项目是聚集度和显示度最直观的载体。据张忠伟介绍,目前一体化示范区已经从两区一县申报的100多个项目中,梳理出第一批33个重点项目,包含生态保护、互联互通、创新产业、公共服务等四类。

姚庄至杨庙公路省界段工程计划于今年10月建设完成,复兴路北延伸段新改建项目、东航路对接康力大道新改建项目预计今年底前实现通车,外青松公路北段新改建项目将于2021年底实现通车;新塘港河道综合整治、嘉善县湖水系综合提升工程、环元荡湖生态景观岸线工程、生态廊道项目、美丽乡村风景线……水更绿、景更美、出行更便利、生活更舒适,未来的一体化示范区是什么样子的?通过这些项目可见一斑。

医疗教育共享“异地通办”便捷

在嘉善县第一人民医院远程会诊中心,一场“云诊疗”正在进行,上海专家正与当地医生一起对一名12岁患儿会诊。“以前我们都是到上海去预约好再回来,到时候再去就诊,很麻烦,现在方便了。”患儿家长说道。

去年,嘉善本地医疗资源和信息服务顺利对接“健康云”,探索居民健康医疗信息的整合和跨域分级诊疗服务新模式。如今,嘉善居民在家门口,就能挂到上海几十家三甲医院的“专家号”。

在长三角推进更高质量一体化进程中,享受同质化的优质公共教育医疗资源,无疑是许多长三角人盼望的事情。上海民办兰生复旦学校青浦分校、复旦大学附属妇产科医院青浦分院、苏州大学未来校区、嘉善县第二人民医院、吴江-上海远程会诊项目……一大批和示范区居民生活密切相关的公共服务的重点项目已提上实施日程。今后,在家门口便可“共享”好医生、好老师。

此外,示范区三地整合业务资源,把越来越多的便民服务送到百姓家门口。目前,共有758项事项纳入“自助通办”范围,其中包括嘉善的171项事项、31类证明,吴江433项事项、9类证明,青浦114项事项。三地居民到任意一台自助终端上,无需填写表单,只凭一张身份证,1分钟内即可完成申请。未来,更多的“异地通办”将在长三角示范区成为常态。

读报纸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