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军在《春江花月夜》中
“1+1+1”影响力行动——《春江花月夜》音乐会昨晚在静安区文化馆上演。名家汇聚+教学+示范舞台的综合模式拉近了昆曲和广大群众的距离,也让传统文化以更接地气的方式在社区中得以传播。
《春江花月夜》是唐代诗人张若虚“孤篇压全唐”之作,80后编剧罗周由此为灵感来源全新创作了同名昆曲。剧本讲述一个横跨50年、穿越人鬼仙三界,由爱恋情愫生发,进而超越生死直面浩渺宇宙的故事。当代昆曲《春江花月夜》创排于2015年并成功首演,由张军兼任制作人和领衔主演,此后5年间进行全国巡演,得到行业内外广泛好评,造就了戏曲类演出“一票难求”的盛况。
《春江花月夜》音乐会是张军在《春江花月夜》原剧的基础上,为2020年“1+1+1”影响力行动之“传统文化创新学堂”量身打造的一场示范演出。该演出同时也得到静安区文化和旅游局的大力支持,被列入“上海旅游节”的系列活动中。
昨晚的音乐会张军携3位主演与11位音乐家现场演绎剧中数个精彩选段,缠绵昆腔与丰满乐队之交融对话,是音乐会的一大亮点。
音乐会中司鼓和司笛的两位音乐家朱锋和毛宇龙分别是上戏和上音的教师,也是张军的代表作《水磨新调》和《我,哈姆雷特》演出舞台上的“常驻嘉宾”。笙的演奏者钟之岳是上音民乐系副教授。弦乐组5名优秀的青年音乐家分别是“山泽四重奏”“RosePalm四重奏”组合的小提琴手陈弘达、王棠萍,中提琴手张敉玮和大提琴手李檩子以及来自上海音乐学院交响乐团的低音提琴首席钱博文,他们作为古典音乐界的新生代力量最近频繁活跃在上海各大音乐节和演出中。
多元化的音乐家组合使得昆曲演出舞台上不仅有演员们的唱腔,音乐的力量与光芒也得到了充分燃烧与释放。
值得一提的是,此次演出的观众大都是来自“传统文化创新学堂”昆曲教学班的学员们。今年7月,“传统文化创新学堂”昆曲教学班火热开张,张军昆曲艺术中心通过“静安文旅”“静安区文化馆”等静安区官方平台招募了50余名工作、生活、学习在静安的学员,这批学员将通过20节课的学习,初步掌握昆曲基础“手眼身法步”及数段昆曲经典名曲。此次音乐会对他们来说是一次宝贵的观摩机会,张军在音乐会上对学员们说,“希望2个月后教学班结业的那一天,站在这个舞台上的演员是你们”。
本报记者 朱渊
张军于2017年启动的“1+1+1”影响力行动是集昆曲导赏、教学、雅集、演出为一体的项目,立足于静安区,2020年被纳入“静安区文化发展专项资金支持项目”并升级为“静安传统文化创新学堂”,旨在培训区内的文艺爱好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