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08月28日 星期三
旅德华人教授傅晓明深耕大数据
第22版:新民海外 2020-11-02

旅德华人教授傅晓明深耕大数据

2014年,傅晓明在德国达姆斯塔特举办的一个论坛上发言

2017年,傅晓明(前排右七)在德国斯图加特参加第九届中德教授论坛

傅晓明和他的儿子

文/张乔楠 欧洲时报供本报专稿

人物名片

傅晓明

欧洲科学院院士

德国哥廷根大学终身教授

德国华人教授学会成员

在德国哥廷根大学的计算机科学系办公楼,傅晓明教授所在的楼层中央摆着一张大乒乓球桌。傅教授笑称这是中国特色,毕竟研究团队里亚洲学生占的比例不低。但他有规定,每天下午5点之后才可使用。

傅晓明是哥廷根大学终身教授,主要从事大数据、云计算、移动网络等方面的研究。与其他大部分在德华人教授的经历不甚相同,傅晓明是在中国拿到博士学位后,才到德国,并得到教授职位的。他是德国哥廷根大学建校270年历史上第一位华人教授。2018年他又成功当选欧洲科学院院士。

傅晓明教授团队目前主要的研究项目是在云计算、移动网络等领域。而他本人则有一半以上的精力投入到大数据研究,在他看来,将来社会“一定会往大数据化发展”。

1 求职德国,3分钟收到回信

傅晓明1994年获东北大学工业自动化仪表专业学士学位,1997年获该校计算机应用硕士学位,2000年获清华大学计算机系统结构博士学位。

“来德国其实也是很偶然的机会。我在一个国际学术讨论分发邮件里,看到了柏林工大一位教授招研究人员的消息,其实已过期一段时间了。我就写了个简短的邮件,作了个简要的自我介绍,并询问那个职位是否还在。也不算正式申请。没想到3分钟就得到教授的回复,欢迎我去,还附上了他和助手关于我的讨论过程。”

当时,除了德国,傅晓明还有中国贝尔实验室、英国兰卡斯特大学、美国加州大学欧文分校以及日本东北大学等科研院所的选项。

德国教授3分钟内的回信,却让傅晓明犹豫了3个月。“我是农村出来的孩子,没什么期待,当时觉得无所谓去哪。我德文不通,对德国也不了解。后来询问了一位曾在德国做洪堡学者的教授,他力荐我去德国。”

博士毕业半年后,傅晓明启程前往德国。他先在柏林工业大学从事博士后工作。一年半后,获聘到哥廷根大学担任助理教授。虽然不是理想中的职位,但哥廷根这个老城给他留下很好的印象。“我一来到这个城市,不管跟谁打交道,工作上的人也好,市民也好,大家脸上都充满微笑与自信,给人一种阳光明媚的感觉,而且都愿意用英语交流。”

与柏林相比,他更喜欢哥廷根。“柏林那时候还不算是国际大都市。当时,我去外国人管理局申请延签,因为人多,我从凌晨三四点开始排队,到下午三四点才办好出来。这个过程中,窗口的人不和你说英语,态度也是冷冰冰的,维持秩序的人还常常对等候的人无端训斥。”最初的这些经历,给了他一种不适感。

尽管如此,傅晓明也没有否认在柏林的工作经历给自己带来的提升。“不管是同事的支持,工作上的合作互动,都非常好,有了很多产出。我学到了很多,从研究的基本方法,到团队合作,到如何指导学生,如何将科研与产业应用结合……那时候也清晰地体会到他们的工匠精神。”

柏林的工作经历,也奠定了他在这个领域的诸多基础,包括人脉网络。有的同事成为了自己的博士生,后来成为其他大学的终身教授;有的成了欧洲定义互联网未来发展的委员会成员。他也因为在一次会议上认识了德国电信的朋友,后来拿到了人生中的“第一桶金”。那是一个欧盟研究项目,他在该项目即将签约时得到德国电信邀请,顶替突然退出的思科公司。

2 因为喜欢,选择留在哥廷根大学

傅晓明很喜欢哥廷根,不仅因为这里环境好,生活愉快,也因为哥廷根大学给他的高度自由。“我在2006年拿到了3个大学的终身教授职位,哥廷根大学说很愿意留下我,给我创造更好的科研条件。我很感动。我想,没有其他哪个德国的大学会让我用英语给本科生上课,要知道我到哥廷根大学还是15年前,而且我拿的是非德国、非欧美的学位。在这里,一切都由我做主。没有那么多羁绊,也没有人对我的事情进行过多的所谓评估和考核。”

说到这里,傅晓明也谈及德国和中国在教育方面的不同理念。“德国的中小学看上去简直是放羊,大学里才体现出来孩子们中小学期间在思考、动手和综合能力方面积累的后发优势,有相当一部分学生充满着求知欲和创新意识,积极开朗地面对挑战。对教师而言,大学里并没有指定每年要完成的硬性指标。这种学术自由、不追求评估和考核体系的氛围,反而造就了不计其数的创新型人才和一流研究成果。”傅晓明认为,德国的这种教育理念,值得中国借鉴。

傅晓明团队目前主要的研究项目是在云计算、移动网络等领域。“手机或者移动设备的使用人数早已超过台式机,而且不得不承认,移动计算在中国的发展要比德国快,比如手机支付、共享单车等。德国人接受新鲜事物有个滞后期,而中国互联网创新创业的气氛比德国甚至欧洲都要好。”

近年来,傅晓明有一半以上精力聚焦在社会计算领域,简单来说就是大数据:“一个人平时出入的场所、浏览的网页等,都可以通过数据分析刻画出他的社会经济地位。做出一套体系之后,可以帮助指导决策,比如银行贷款、警察办案,也可以为社会投资、教研事业,甚至寻找商业伙伴,提供帮助。”傅教授表示,大数据也可以用于智能交通、城市规划以及智能制造。“将来社会肯定会往大数据化发展,你的智能手表、眼镜、单车、汽车、手机等,产生的信息都会成为未来影响决策的依据。但需要注意的是数据安全和公民隐私问题。我们获得的都是匿名数据,或者对含有个人信息的数据进行脱敏。”

3 陪伴儿子成长,更看重的不是学业

傅晓明的微信朋友圈,除了偶尔发一些对时事的点评,大部分是对计算机科学、人工智能等专业领域的分析,另一部分就是他对教育的关注。中德两国大学教育的区别,傅晓明亲身经历深有感触;另一方面,他是教授,同时也是陪伴孩子成长的父亲,他偶尔分享几张照片,是他陪伴孩子到野外湖边踏青,看着孩子装备齐全学习攀岩……

傅晓明有一个7岁的儿子。笔者第一次见到他的妻儿,是在哥廷根大学内举办的2017年第十届中学生“汉语桥”德国预选赛现场。在去往其办公室的路上,傅晓明教授饶有兴致地谈起了对青少年儿童语言学习、自我成长、待人处事的体会。

傅晓明的儿子那年4岁,和许多同龄的男孩子一样,好动,身体里有用不完的能量。但是挺乖巧,在比赛现场不吵不闹。傅晓明爱跟儿子玩耍、对话。在著名的挽鹅少女铜像前的广场上,儿子一会儿骑在爸爸肩上,一会儿拉着爸爸的手转圈。在咖啡厅里,儿子鞋带松了自己不绑,说了句“爸爸,请帮我绑鞋带”,傅晓明一边俯下身子一边回应:“本来应该你自己来,但你用了‘请’字。”看得出来,他此时的内心应是充满了喜悦和欣慰。

3年过去,傅晓明的儿子如今已经上了小学。但在他看来,孩子的学业似乎从来不是首要“任务”。“开朗,敢于与外界接触”是傅教授颇为看重的品质。

放大

缩小

上一版

下一版

下载

读报纸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