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4月30日 星期三
智慧快餐 我家的摩卡 春韭 书签 我的第一件“奢侈品” “四大金刚”种种
第12版:星期天夜光杯/夜光杯 2021-03-14

“四大金刚”种种

祝淳翔

提起老上海的新闻界,素有所谓“四大金刚”之说,今天的新闻史学者常援引郁慕侠《上海鳞爪·报界四金刚之凋零》(上海格言丛辑社,1933):“申报史量才、新闻报汪汉溪、时报狄楚青、新申报席子佩等四人,夙有上海报界四大金刚之誉。论其地位和学识,虽各各不同,至蜚声报界,则都不约而同。”这固然不错。但若细究起来,这种说法其实还可以往前追溯。如1926年11月2日的《小日报》上,即有署名锁骨的《小报界之四大金刚》一文,篇首述及:“报界中有四大金刚,曰史量才、汪汉溪、狄楚青、席子佩,又有新四大金刚,曰汪伯奇、张竹坪、沈能毅、余大雄”,继而话锋一转,提出小报界亦有四大金刚,称“此四大金刚,不仅执小报界之牛耳,其言论且足为大报式焉”,不容轻视之。便自顾自举出四人,其中包天笑、张丹斧、钱芥尘三人,皆为《晶报》执笔,包天笑行文清新流利,振笔如飞,又消息至夥至详,引万人争诵。张丹斧笔锐如刀,作品滑稽突梯而寓深意,一时仿者甚众。钱芥尘熟谙时人轶事,时局一经变更,其文辄应时而起。步林屋则为《大报》的主办者,才思敏捷,腹笥深厚,其集句功力尤其了得。办报取材精严,不取秽琐淫糜之作,亦厌恶揭人隐秘者。

1929年6月18日《小日报》上刊有署名菩萨的一篇《报界之小四金刚》,推出了他心目中“青春版”报界四金刚人选,分别为《晶报》的黄小猫,《时事新报》的沈秋雁,《新闻报》的陈积勋和《时报》的邵翼之。作者称此四人,“皆文采彪炳,风流跌宕,且皆未娶,美容仪,尤擅交际,蜚声于文坛”。今按黄小猫又名猫庵,本名黄转陶。陈积勋即陈蝶衣,几年后离开新闻报自办明星日报,名声大振。而在1935年10月25日《小日报》上,丹翁(张丹斧)推举出他认为的报界“四小金刚”:余大雄、陈灵犀、张友鸾和尤半狂(毅庵)。他们分别是《晶报》社长、《社会日报》主编、《立报》总编辑和《小日报》主编。

至1937年6月8日,《晶报》刊出旧燕(王益知)《报界新四金刚新哼哈》一文,指出:“上海报界昔有四大金刚、哼哈二将,四金刚者为汪汉溪、史量才、席子佩、狄楚青四君,哼哈者为张竹平、沈能毅二君。”随后推出继任人选:“今有新四金刚新哼哈二将,赓续中兴:汪伯奇、马荫良、胡政之、黄伯惠四君,成舍我与潘公弼二君,则一哼一哈。”具体来说,汪伯奇是汪汉溪长子,时任《新闻报》总经理,马荫良为史量才外甥,继任《申报》总经理。胡政之为天津《大公报》总经理兼副总编,于1936年4月1日推出《大公报》上海版。黄伯惠1921年冬,以4万元巨款从狄楚青手里购入上海《时报》全部产业。1927年夏在国内首次使用三色套印技术,使该报印刷质量跃居国内领先地位。

有趣的是除了职业报人,在1930年代就连报贩也有四金刚之说,见诸谢啼红《望平街报贩四大金刚》,刊1936年1月13日《铁报》。文中举出姜冬狗、蒋顺卿、王春山、陆开庭四人。又据1942年《华文大阪每日》第5卷第10期陶然的长文《上海报贩的特殊势力》,姜冬狗“年纪最大而资格最老”,吃苦耐劳,无人可及。王春山年龄稍轻,有不少报贩中的小领袖,都是经他提拔出来的。蒋顺卿,一作蒋润清,他年纪轻,精神足,不到几年,便青出于蓝,整条望平街都是他的世界了!不过他的手段太凶,动辄打人骂人,刚到四十,便一瞑不视。唯一健在的陆开庭因行事稳健,深受报馆信任。

以上还都是指的人而非报纸本身。而1929年9月13日小报《大常识》报百期纪念号上刊有一篇短文,将《晶报》《罗宾汉》《金钢钻》《福尔摩斯》称为四开报中之四大金刚。同时又将《大常识》《常识》《秘密镜》《幸福》称为八开报中之四小金刚。这一提法的前半部分为郑逸梅《书报话旧·小型报中的“四金刚”》所延续,后半部分早已消逝于历史长河中。

放大

缩小

上一版

下一版

下载

读报纸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