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4月19日 星期六
足不出沪看“渡江” 期待当代《红旗颂》 从石库门到宝塔山
第17版:文体新闻/文娱 2021-04-16

期待当代《红旗颂》

1965年,上海文化广场,气壮山河的《红旗颂》揭开了第六届“上海之春”序幕,澎湃旋律绵延至今。

《红旗颂》创作者吕其明当时仅36岁,他领命创作这部主旋律作品,和如今的“委约创作”很是相似。曾有许多人问吕其明讨教如何写好“主旋律”作品,他总这样回答:“让心里的旋律流淌出来,为人民而创作,自然能获得共鸣。”

为庆祝建党百年,上交首次尝试同时委约多位作曲家进行主题创作,通过职业化的委约创作,来探索中国交响乐创作的未来,更探寻了一种创作生产新机制。当今时代,能否再现如《红旗颂》这般能传唱半个多世纪的优秀作品?

昨晚亮相的三部作品,都提前进行过片段试演,让专家把关的同时也听取观众意见。上交团长周平说:“我们把《中国颂》的合唱乐谱分发给观众,让普通观众也能参与演出,抒发真情实感。我们希望委约的作品可以真正被传唱,在未来成为新的经典。”

除此以外,委约新作也将在红色巡演路上六次奏响,在周平看来,这种“多团共演+多地巡演”的创作生产机制,可以如共享单车一样“共享”委约作品,扩大传播范围,避免作品首演后就被“束之高阁”。朱渊

放大

缩小

上一版

下一版

下载

读报纸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