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09月27日 星期五
太行山写生 茅山之旅 门锁的锁孔塞牢了 安妮·弗兰克写的诗 却是旧时相识 看安平出演包青天
第21版:夜光杯 2021-05-14

看安平出演包青天

童自荣

这是我的一次很新鲜很难得的体验。我非京剧戏迷,居然会一脚踏进天蟾舞台。一来是因对久违的包青天的一往情深,而观赏的正是刻画铁面无私包公的折子戏——《遇皇后打龙袍》。二来是因这回扮演包公的是裘派花脸的传人,这行当硕果仅存的好演员,他的名字叫安平。

早就在朋友聚会上,听说过安平这个名字。(亦可见我的孤陋寡闻)一提起他,人都并非着意于他系国家一级演员,毕业于中国京剧优秀青年演员研究生班;或是曾获中国戏剧梅花奖、全国京剧优秀青年演员评比展演一等奖等等他获奖的事例,而是跷起大姆指,赞一声:“角儿”。我看上海、北京、天津的票友莫不如此。

那个下午安平饰演的包公是迷人的,我始终处于观戏的兴奋状态。听说安平最近因身体不适,声带闭合状况并不理想,但我并未觉察,完全被他精气神十足的表演所吸引。你看这个包青天,那般端庄,那般沉稳,那般有气派,那般有威慑力,连他的背影亦是从容不迫满满的有戏。按我外行的感受,他的高音上得漂亮,又不显吃力。我一次又一次大声喝彩,把嗓子都喊破了,鼓掌亦总是场子里最后一个结束的。我是由衷地,情不自禁地,为了包公,也为了安平——他演得像,我愿称他是活包公。

那天场子里虽未坐满,但场内气氛始终上下呼应,热烈之极。剧终时,我更欣慰地看到,场上戏迷们争先恐后从座位上跃起,响起狂热的掌声叫声,而安平等演员也一次又一次满脸是笑地出来谢幕,还为大家清唱了一小段以表感激之意。

也巧了,我们在等车的时候,恰逢安平等演员卸完了妆经过我身旁。他个子不高,但他在舞台上显得那么高大。我急急地拦住他说了几句话:“谢谢你给我们带来了快乐的艺术享受。我是外行,也被你的演技折服。只希望你保重身体,多多在舞台上演出,尤其多演包公。”

归家路上,因情绪兴奋,几个朋友七嘴八舌地闲聊,聊这场演出,聊京剧,聊包公,聊安平。聊着聊着,倒聊出了些内容,且归纳起来有如下四个问题:

第一个,感觉已有好几年,我们在舞台上或是影视作品中,很少见到描写包公的题材,不知是何原因。而包公铁面无私,不畏权贵,为老百姓伸张正义,所作所为正是老百姓喜闻乐见的,具有永远的魅力。包公戏又极具现实意义,真可大长人民志气,大灭敌人威风。希望有关部门关注到我们的兴趣和呼声。

第二个问题,经装修的天蟾舞台,舒适度自然增色不少。但我在有些场合见到的古色古香的舞台更适宜演戏曲,演员在亭子上表演,观众或坐或站,上上下下团团把舞台围住,妙不可言。另外,音响设施虽然先进、时尚了,但总觉有某种程度的失真,音量被任意放大也难见到演员发声的真功夫。于是我想,京剧本来就应引吭高歌,放开嗓子唱的,若完全丢开音响设备会否开辟出另一番天地?

第三个问题,电视是双刃剑,从好处说,便于戏曲艺术的流传和推广,但京剧表演就应在剧场里进行,应和观众互动来完成。演员因受观众鼓励越发带劲,观众喝彩亦因越来越情不自禁而热烈,真是演员演得过瘾,观众也同样听得过瘾,这样的情景才是深入人心的。

第四个问题,安平已年过50岁,尽管角儿难得,但也不得不面对退休这个现实。而那位我们熟知的诸葛亮——演老生行当的于魁智更是行将退休了。这令我们这些戏迷无限感慨,会发问:艺术家们应该不会有退休一说。

现在看来,凡搞艺术的都应学会欣赏京剧艺术,它是国粹,可以给我们提供好多好多的营养。

放大

缩小

上一版

下一版

下载

读报纸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