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中国女排与巴西一战,除了场上球员的表现,教练席边的变化,也十分引人注目。开赛初期还安静端坐的郎平,从第三局开始便“动起来”——从暂停时偶尔提点两句,到后期在场边手舞足蹈,最后甚至激动地冲到场边指导。2个半小时的比赛时间,郎平由静到动的变化,其实也是中国女排此次世联赛走势的缩影。
锻炼队伍、积累经验,是“铁榔头”带队出征前定下的目标。一方面,她用这样的方式激发队员的潜力,另一方面,也是提前给外界打了“预防针”——轮换阵容出战,过程比结果重要得多。或许说出那句话时,郎平已经料到前路艰险,可她没想到,困难程度超出了她的想象。
因为疫情的关系,本次世联赛在全封闭的“安全泡泡”中进行,除了训练、比赛和休息,女排队员几乎没有其他放松调节的方式。换句话说,抵达赛地后,姑娘们就被迫“静”了下来。好不容易熬到了可以“动”的时间,又要在没什么适应和缓冲的情况下,直接与诸强拼个刺刀见红。当全队需要不停在”安静等待”和“剧烈运动”中反复,谁又能保证生理和心理能不“坐过山车”?看着郎平急得肿了眼眶依然不停强调技术细节、目睹张常宁一次次重扣后累得扶着网柱喘气,球队战绩不佳遭到质疑和批评无可厚非,但动过了嘴皮子之后,部分球迷是否也该安静下来想想,这样的条件和战绩,最着急、最忧心的,难道不是郎平和她的弟子吗?
三周比赛打完,中国女排即将迎回6大主力,外界的期望也因此被提到了最高点。可别忘了,即便是朱婷和袁心玥,也需要经历“在动静间反复”的过程。因而最后两周比赛期里,困难和挑战可能并不会减少。这个时刻,所有关心、热爱、期待中国女排延续辉煌的球迷们,是否可以考虑更多地“静”下来,只有这样,郎平、教练组和球员才能更从容地“动”起来,在世联赛和奥运会上,带来更多惊喜。
陆玮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