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1月26日 星期日
观景  看戏  安居 畅行  赏味  嗨购
第T20/T21版:百年大党/阿拉说变化 2021-07-01
我的回忆在这里,美好的未来也将在这里延续

观景 看戏 安居

王兴国

臧洋飞

黄豆豆

曹可凡

王励勤

叶敏军

与上海的“一江一河”合影,你会选哪里?

>>王兴国

苏州河步廊是我的最爱,北外滩未来可期

我叫王兴国,今年61岁。30多年前,我在苏州河旁的江西北路天潼路路口开了家花店,选址这里是我作出的最正确的决定。

提起苏州河的变化,大家说得最多的便是近十年间的河道治理与城市更新。原本臭气熏天的河水如今清透碧绿,推开窗户,远眺“浦东三件套”,近观苏州河步廊。这两年政府着手整修附近道路,楼下的步廊成了散步的好地方,我出去送完货就喜欢到这里来走走,平时还有很多新婚夫妇来拍婚纱照,也给我带来了不少生意。

我想和这条新建的苏州河步廊拍张照,都说上海改革开放看浦东,商业发展看黄浦,我觉得未来上海还得看我们北外滩。

>>臧洋飞

西岸是我的工作阵地,也是梦开始的地方

我叫臧洋飞,今年31岁,负责滨江西岸的科创产业生态营造。还记得2015年第一次来到滨江徐汇段,我和同学来油罐艺术中心看展,当场就被这些原汁原味的工业遗存吸引了,没想到毕业后真的能如愿参与西岸的改建工程。

2017年时,黄浦江沿岸45公里长的滨江岸线需要贯通,我负责其中1.5公里。我和团队花了500多天完成了细致到一草一木的设计规划。从一片滩涂,到如今的文化传媒港。

现在,我想和我身后的两幢高楼合影,这里是西岸智塔,是我的工作阵地。从这里出发,世界人工智能大会扎根于此,未来滨江西岸还将引入更多科创企业,为上海注入科创新动力。

文化大戏处处可赏,“城市大戏”人人登台

>>黄豆豆

把最好的舞蹈作品献给所有的观众

我是黄豆豆,今年44岁。我觉得我们上海的舞蹈界有很好的传统,那就是通过非常多的创作和演出,把对祖国的情感、对中国共产党的歌颂,传递给广大观众。

比如说上海有《白毛女》这样的作品,有后来我演出的《闪闪的红星》,也包括上海芭蕾舞团今年推出的《宝塔山》。大家一心想把最好的舞蹈作品献给这座城市,献给所有的观众。

我觉得,新时代要求广大文艺工作者既要上得了一流的剧场,也要扎根得下基层的舞台。我也会一直努力,为优秀的文艺作品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曹可凡

上海的城市文化就像土壤,让艺术的种子生根发芽

我是主持人曹可凡,今年58岁。谈到上海文化,有一个非常显著的特点就是海纳百川。可以看到,在各个不同的领域都有一些经典的作品诞生。比如说杂技剧《战上海》,比如说舞剧《永不消逝的电波》等。在文学上,无论是王安忆的《长恨歌》,还是金宇澄的《繁花》,都站在城市的角度来剖析上海的文化脉络。

这些年我们看到的很多作品,其实他们的创作者原籍都不是上海,所以实际上,城市文化对他们来说更像起到了土壤的作用,让所有关于艺术的种子能够在这个土壤里慢慢地生根发芽,长成一棵参天大树。

从家入手,聊聊“住”的变化,说说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王励勤

城市的发展为年轻人提供了更好的条件

我是乒乓奥运冠军、上海市体育局竞体处处长王励勤,今年43岁。作为一个上海人,我对城市的变化感同身受。这些年伴随着中国的发展,上海这座城市也有很大的提升。

举一个例子,我小时候刚刚开始打球的时候,是在区里业余体校的一个防空洞里训练的。一直到2000年,才真正拥有了属于我们的专业乒乓球馆。

在这个时代,我们的社会发展得越来越好,新一代的年轻人能够享受到越来越好的生活条件,这也给大家在各自领域取得优异的成绩奠定了一个良好的基础。

>>叶敏军

旧改消息一出,我马上签了字,期待改造后的工人新村

我是叶敏军,今年62岁,我出生在曹杨一村。记得那是1952年,生活条件很艰苦,曹杨一村是全国首个工人新村,顾名思义,就是为了解决工人的住房问题,首批住户都是沪西各工厂的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我的父母是麻袋厂的劳模,所以有幸住进来了。

要知道过去棚户区的居住条件是很苦的,比如我有住市中心的亲戚,他们每天早上要倒马桶,晚上要生煤炉。住在工人新村没这些烦恼,有抽水马桶,还通了煤气。但日子久了,渐渐也跟不上时代了。

这次旧改的消息一出来,我马上就签字同意。改建以后,厨卫合用会变成独家独用,老化的房屋木质结构也会更新。太期待改建完成后的工人新村了,我过去的回忆在这里,美好的未来也将在这里延续!

读报纸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