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周交易从台风烟花冲击上海开始,一周内可谓是巨幅震荡。就在大盘连续大跌到3312.72点的当日深夜,新华社发文喊话:中国资本市场发展的基础依然稳固,行业监管政策有利于中国长远发展。对证券市场发生的一系列问题提出了自己的看法,有相当重大的影响。
这篇深夜发表的文章指出:近期中国股市出现较大波动,市场存在一定的担忧情绪。深入分析当前市场关心的几方面问题,不难得出结论:中国经济持续向好的基本面没有发生变化,中国改革开放的步伐依然坚定,中国资本市场发展的基础依然稳固。无论是针对平台经济还是校外培训机构,这些监管政策,都是促进行业规范健康发展、维护网络数据安全和保障社会民生的重要举措,并非是针对相关行业的限制和打压,而是有利于经济社会长远发展的。
笔者在本月除了观看各种庆祝党的百年纪念活动,还留意了一个内部座谈会,因为这个座谈会与会人员十分重要。7月19日,总理李克强、副总理刘鹤,同时出现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的内部座谈会上。这个座谈会不仅十分重要,而且相当紧迫。中国想要从欧美获得高精尖技术,难比登天。座谈会就是针对自己的短板提问题要对策。有9位学者先后在座谈会上发言,从他们的发言内容及研究方向,能看出紧迫的领域,依次是:半导体新器件及其应用研究,物理力学及电子电磁,材料科学,空间物理,建筑与工程,物理动力学,气候地理,肿瘤医学等。李克强总理指出“我国已经到了必须大力加强基础研究的关键时期”。我们常说的“卡脖子”现象,在一些方面相当严重,如光刻机就是典型案例,以至于我国驻荷兰大使徐宏公开警告“如果荷兰政府出于政治原因,继续阻止向中国出口阿斯麦的光刻机,那么中荷关系将面临风险。”
我们必须作出选择走自己的路,哪怕再难也要解决卡脖子问题。这个座谈会就是要从最基础的研究做起。证券市场极为敏感地认识到这种情况,有观点把类似情况比喻为赛道,有的赛道我们领先还能赚钱,有的赛道不仅落后还要烧钱,好在相应措施逐渐发力,效果还需时日,但股市依旧作出自己的反应,不管这种反应是否过度还是太过敏感。
笔者认为当前的政策导向是降低房地产、金融、教育、互联网等的利润和打破它们的垄断,大力发展制造业、硬科技、实体经济、新能源、新基建、资本市场等。最近被监管行业主要有四类:一是具有数据要素,但使用不当的,如滴滴;二是具有垄断地位,妨碍社会公平的,尤其是互联网平台,如阿里;三是加重社会负担,影响生育率的,如教育、医疗、房地产等;四是债务依赖、碳排放高的行业。同样可以看出受到政策支持的领域:一是高质量发展,包括科技创新,产业链与供应链短板,保持制造业比重基本稳定等;二是乡村振兴、粮食安全,区域协调、共同富裕;三是国家安全;四是新能源与环保。
笔者之前撰文分析的中国领先的超高压输变电技术、高空风能发电技术、储能技术、智能新能源汽车等都是系统分析既符合“双碳”要求又有经济发展趋势的产业化道路,是能应对股市巨幅震荡的安全赛道。文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