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4月30日 星期三
透析“专场”让患者安心 特殊周末  闭环医院实录
第4版:上海新闻 2021-11-28

特殊周末 闭环医院实录

瑞金医院规培医生张宇宁在大厅弹琴 采访对象供图

首席记者 左妍

突如其来的医院闭环,拉响行动号角;48小时内2次核酸阴性,又陆续开放,沪上十多家医院经历了难忘的周末。根据防控要求采取闭环管理,里面的患者和家属怎么办?想要看病的人又怎么办?这些临时“闭关”的医院,用准备充足的预案,收获了家属和患者的点赞。

一批医院结束闭环,回归正常的医疗秩序,今天这样原本不开或只开半天门诊的日子,也变成了普通工作日。就像华山医院感染科主任张文宏所说,按照标准流程进行排查,是防控原则,并非疫情不可掌控。

稳 有床有饭有“外卖”

“被套、床单都是新的,干干净净的,三顿饭都有着落!”昨天清晨,中山医院结束闭环后,患者走出医院大门时说。25日晚,中山医院实行闭环,根据预案,8个工作组立即启动应急机制。经排摸,共计1.5万余人纳入闭环管理。

“我们首要保护好的是患者,相较于有床位的住院患者,那些突然需要留在医院的大病患者是最需要关心的人群。”院长樊嘉院士反复提到。“本来晚上9点做完血透就可以回家了,没想到忽然接到通知,但这突然的‘住院’体验不错,医护人员忙前忙后给我们分发面包和水,我们就好好休息,不给他们添麻烦。”患者陈先生说。与此同时,血液净化中心的医务人员分成几个小组,联系五家兄弟医院救急,通宵达旦电话通知次日原本要来透析的患者,保证他们第二天能够治疗。

面对疫情大考,大型综合性医院闭环管理是难度不小的应急能力测试。医院按照急需物资的申领流程,提供床垫、被子、推床等生活必需品。社会各方也施以援手:医院所在的枫林街道调配了500只面包和1000瓶矿泉水连夜送至医院,第二天还送来了600条垫被;罗莱家纺也及时送来了近2200条被子;徐汇区武装部送来了105条垫被。

“没想到医院还为我们准备了清真餐!”在医院的医学生中有十几名少数民族学生,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专门为这些同学送了“外卖”。

险 救回早产儿一命

医院闭环期间,病情平稳的患者自然不必过多担心,但十万火急的情况也说到就到。11月25日,来自杭州市儿童医院的120救护车呼啸而至,通过急危重症转运长三角绿色通道抵达新华医院,患有先天性心脏病的极低体重早产儿苗苗生命危在旦夕……

苗苗是龙凤胎中的妹妹,出生时只有约1000克。她患有严重的主动脉缩窄,全身供血异常,特别是下半身缺血严重。“一般先心病手术,患儿体重大点会更安全。苗苗的体重太低了,我们想等苗苗体重增加一些之后,再采取手术治疗。”新华医院儿心脏中心主任陈笋告诉记者,因为供血主干道不通畅,苗苗的心脏不得不用尽全力,正常人的心脏像一个子弹头一般,而苗苗的心脏由于张力太大,好似一个打满气的小皮球。包括肾脏在内的多个内脏器官受到影响。原本将根据具体状况择期手术,但就在此时意外发生了。

11月26日中午,新华医院进入闭环管理,当晚,苗苗就出现了生命危机,重症监护室紧急抢救了2次。而此时爸爸妈妈还在医院外进不来。新华医院小儿心胸外科主任鲁亚南一锤定音:病情危重,立即手术!

特别的绿色通道开启了,多个学科、多个团队紧急协调,一台闭环下的紧急手术令人屏息凝神。苗苗的主动脉最粗的部位只有4毫米,而狭窄段已经接近闭锁,术中更是要在放大镜的帮助下,用比头发丝还细小的缝线重建主动脉。2小时后,苗苗跨过鬼门关,众人松了口气。

急 该做手术还要做

闭环期间,各种各样的故事在院内上演着。似乎是每天发生的场景,却和平时有些不同。普陀区人民医院闭环管理期间,一名患者突然面色苍白冒冷汗,全身发抖口齿不清。在采样的护士们立刻将患者抱到平板车上,迅速开放静脉通路、测血糖、吸氧,并呼叫医生及时抢救。一个小时后,患者被医务人员成功从死亡边缘拉回。

普陀区人民医院院长鲁威带领院领导在一线“找问题”时发现,骨科王阿姨很多天没睡好觉了,双下肢瘫痪无力,症状越来越严重,原本择期手术的计划因闭环管理需要暂停。但是,这位胸椎间盘突出患者情况特殊,只有抓紧进行减压手术才能减轻神经压迫改善症状,避免残疾的可能。再三考虑后,科室间通力配合,这台高难度手术顺利完成,王阿姨心上的石头落地了。

智 互联网医疗帮忙

线下门急诊暂停,互联网医疗紧急“补位”。26日起,中山医院39个科室的普通门诊皆可在线上完成诊疗服务,仅当天就1000余人完成了互联网医院网上门诊挂号。

由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山医院心内科主任葛均波牵头,心内科团队100多位专家通过文字、图片、语音等形式,让患者足不出户,体验一对一与专家在线沟通病情。此次线上免费咨询活动为期三天,为需要的患者提供在线咨询等公益服务。

而在浦东新区人民医院,互联网医疗服务也是开足马力,医生们更是将下班时间推迟到了午夜。69岁的董阿姨是高血压、高脂血症患者,长期在家门口的浦东新区人民医院就诊配药,医院闭门,她慌了神。第一次,董阿姨在小辈的帮助下,硬着头皮尝试“浦人民云医院”小程序复诊配药。没想到异常顺利,开到了平日常用的三个药,付款后只要在家等快递药物就行。董阿姨直呼:“没想到互联网医院这么方便!”

暖 “钢琴医生”送安心

在闭环管理期间,各家医院也涌现出不少暖心故事。医生们服务患者,也被患者和家属的贴心举动温暖着。为了让滞留人员顺利回家,华山医院虹桥院区专门联系了大巴车来接送,把结束闭环的人员统一送至地铁站,贴心的举措受到大家的一致好评。

滞留上海第九人民医院的江苏患者张先生,悄悄戴上了党员徽章,加入了医院志愿者队伍,协助物资派发工作。为什么这样做?他朴实地回应:“看他们(医护人员)挺忙的,能帮着做点啥就做点啥!”

浦南医院内,家属老周的父亲在神经外科病房去世,夫妇俩悲痛之余,做好后续安排正想离院,得知医院即刻实施闭环管理,出不去了。老周哽咽地说道:“父亲病重两年多,全靠医护人员的悉心照顾,最后的日子里他很安详。这次情况特殊,但是医院还是迅速为我们提供了床铺被褥,已经很好了!”家属的理解与配合,也让医生护士特别感动。

瑞金医院闭环期间,95后规培医生在大厅弹琴的视频火了。《那些年》《风筝与风》……悠扬的旋律让人忘记了时间。弹琴者张宇宁,是超声科主任周建桥的研究生。他说,希望把乐观的气氛传递给周围的人。昨晚,本报发布的小张弹琴视频被《风筝与风》的原唱蔡卓妍、钟欣潼两位歌手在微博转发了,两人都表示,看到这段视频感觉很温暖,希望疫情早日过去,并提醒白衣天使们注意防护。

放大

缩小

上一版

下一版

下载

读报纸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