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09月27日 星期五
要警惕“物传人” 申城防疫小镜头 开足马力应对核酸检测“大客流”
第4版:坚决守牢城市安全底线 坚决守护市民生命健康 2022-01-17

要警惕“物传人”

晏秋秋

进入2022年,宁波、深圳、北京、天津、上海等地,分别出现疫情。

其中,宁波北仑区公布23例本土确诊病例,高度集中于北仑区一家公司的制衣三部车间,不排除“物传人”。深圳的病毒变异株,与内地本土疫情、香港近期疫情和深圳近期境外输入病毒,均不同源。而这起疫情的病例1,从事国际货物供应链工作。前天,北京确诊一例。病例近14天无外省市旅居史,无相关病例接触史。专家分析,不排除“物传人”的可能,如国际快递,京津快递等。

这些疫情,提醒大家在接下来这个冬春季,除了防范“人传人”,也千万要警惕“物传人”。

什么是“物传人”?简单地说,就是病毒附着于某些物体表面,甚至存在于环境中。去年1月份,4天之内,4地5次查出物品核酸检测呈阳性。无锡是进口车厘子,苏州是进口“冷冻猪颈骨”外包装,舟山是进口阿根廷冻红虾,天津是美国进口啤酒的外包装……最离奇的是苏州一家医院,门把手上发现一份阳性样本。

许多时候,“物传人”是感染者的手或其他部位,触碰了阳性样本,再去摸了口鼻或眼睛,从而导致感染。此外,还有一种“物传人”,就是钟南山曾提到过的“环境传人”。在青岛,曾有一个案例。两人先后乘坐电梯,前者在电梯中打了个喷嚏。后者乘坐时未戴口罩,即被感染。

对老百姓而言,防止“物传人”,要特别注意两个渠道。

第一个,就是收快递。要尽量在户外拆包,要对外包装喷洒消毒液。第二个,是冷链食品。尽量少购买,加工时保持通风,处理前后勤洗手,厨具及时清洗。

拿这些标准来衡量,基本可以判断,许多人日常的处理是不到位的。张文宏昨天说,这很可能是新冠疫情的最后一个寒冬了。我相信他的判断。同时,我也在想,在严加防范“人传人”两年之后,我们那份对“物传人”的警惕,也该捡起来了。

毕竟,若只防得住“人”,而防不住“物”,那在病毒面前,就不是个人物。

放大

缩小

上一版

下一版

下载

读报纸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