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楠在冰场上身手矫健 特派记者 萧君玮 摄
“像我这个岁数的北京人,小时候多少都接触过冰雪运动,所以这次举办冬奥会,群众基础很好。”坐在什刹海冰场速滑体验区旁边的长凳上,吴楠用带着京腔的普通话与记者侃侃而谈。在他身前那片广阔的场地里,众多年轻的身影正在撒欢……看着那欢快的场景,58岁的他脸上露出微笑,“年纪上去之后,我越来越喜欢来冰场,因为每次到这个空间,就会觉得自己还年轻!”
“在我还是个小孩的时候,课余时间的娱乐活动远没有现在这么多选择,因此,在寒假听到小伙伴要去冰上玩的时候,我也一起跟着去了。”在吴楠的记忆里,第一次上冰就觉得很开心。
接下来的日子,只要天气和时间允许,冰场里总能看到吴楠的身影。来得次数多了,他也就成了冰场的熟面孔。
“我那时候和现在很多初学者一样,刚上冰滑行的时候都有些急,想一蹴而就,慢慢才明白,滑冰的技术是需要一步步进阶的。”在吴楠看来,滑冰练习就像人生旅程的缩影,每一步都需要走稳,再加上勤奋地练习和一些天赋,就可能成为“达人”。
付出无数次摔倒的学费后,吴楠一步步实现进阶,从站到走,再到跑(滑行),直至在冰上“自由飞翔”。他坦言,现在回想起来,练习滑冰的过程,就是一部人生教科书,“人的成长要靠各种经历积累,只有跌倒过,才可能明白问题出在哪儿,再一步步寻找解决方案,直至实现目标。”
穿上冰刀,简单热身,随后跨出两个大步,跟随大部队一起滑行,年近六旬的吴楠,依旧是冰场里身手最矫健的人之一。
“我国在短道速滑上,还是有优势的,这次应该可以拿到一些金牌。”吴楠说,平日里最关注的体育项目,就是短道速滑,“杨扬、王濛夺冠的那几次,我都看了直播,这次冬奥会在北京举办,更不能错过。”他表示,自己退休后,有了更多时间,或许看了那些顶尖高手的发挥后,活到老学到老的吴楠,未来在技术上还能有所精进。
特派记者 陆玮鑫 萧君玮
(本报北京今日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