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5月15日 星期四
崇明民宿渐重启 端午房源秒抢空 为何疫情防控难度比以往更大 美英军援乌克兰 提供先进火箭炮 沪上学校细心准备复学“锦囊”
第3版:要闻 2022-06-03

为何疫情防控难度比以往更大

专家详解新冠病毒流行病学特征

你知道防控新冠病毒流行的三大重点是什么吗?为何本轮疫情的防控难度比以往都要大?昨晚,“公共卫生大家谈”系列讲座第二期,特邀上海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副主任吴寰宇主任医师,与我们一起探讨新冠疫情的流行病学特征,以及常态化疫情防控下的精准措施。

吴寰宇说,在两年多的抗疫过程中,“流行病学”与“流行病学调查”(简称“流调”)成了大众耳熟能详的高频词。

要把流行病学应用在新冠疫情的防控上,首先要了解疫情流行的三个基本环节:第一个环节是传染源,新冠疫情的传染源是确诊病例和无症状感染者。第二个环节是传播途径,包括:经呼吸道飞沫和密切接触传播、在相对封闭的环境中经气溶胶传播、环境污染可能造成接触传播。最后是易感人群,新冠病毒是全人群普遍易感,特别是伴有基础疾病的老年人群。由此可见,防控新冠疫情要重点通过“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和保护易感人群”三个方面着手。

新冠病毒最大的特点之一就是“变”。有研究表明,上海本轮新冠疫情感染的病毒毒株——奥密克戎BA.2和BA.2.2变异毒株,比原始的奥密克戎变异株BA.1传染性增加了30%。面对这种以“传播力更强、传播速度更快、隐匿性更强”为特点的变异毒株,防疫难度可见一斑。除了病毒本身的特性外还存在一些风险点,同样使疫情防控困难重重。比如:一些人口密集、环境条件差的重点场所(老旧小区、城中村、市场、工地等)容易导致疫情聚集。

另外,相当数量从事城市基础服务和保障等相关工作的人员也有病毒暴露风险高、传播风险大的问题,其中部分人员存在一人多岗、多地、跨区域工作的情况,接触的社会面人群类型复杂、数量多、范围广。

本报记者 左妍

专家三问三答

1.居家不外出,缘何我成了密接者?

答:“密接”与“密接的密接”的判定并非一刀切。对于每个个案,专业人士都会进行研判,从而动态调整判定标准。只有做到第一时间识别和管控风险人员,才能更快速精准控制疫情。

2.去医院还要填写流调报告?

答:填写流调报告有2个目的。第一,辅助接诊医生研判是否存在新冠感染的可能。第二,第一时间将有关情况报告给当地的防疫部门,以便快速开展应对处置工作。因此,还请患者积极配合。

3.未来新增阳性感染者怎么办?

答:不用太过紧张。市区两级疾控中心会按照常态化疫情防控“2+4+24”要求,也就是2小时内到达现场,4小时内核心信息收集汇总,24小时内完成相关人员调查和管控、检测,之后联动相关部门协同应急处置机制。

放大

缩小

上一版

下一版

下载

读报纸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