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5月15日 星期四
艾叶阵阵香 (插画) 安心咖啡 端午时节滋味长 迟到的茶山之约 生日的变迁
第7版:夜光杯 2022-06-03

端午时节滋味长

王丽娜

“端午临中夏,时清日复长。”又是一年端午,又是一番滋味。

端午,实在是个矛盾的节日。我们知道的端午至阳至刚,这个时间,苍龙七宿飞升于正南中央,处在全年最“中正”之位,《易经·乾卦》第五爻中所谓的“飞龙在天”就是端午,龙及龙舟文化始终贯穿在它的历史传承中。百越先民图腾祭据说就是龙图腾,赛龙舟更是端午的盛事。龙舟少年,画鼓喧雷,红旗闪电,夺罢锦标方彻。我们眼中的端午,是仲夏端午,飞龙在天,龙气旺盛,百邪皆避。

而在另一方面来说,汉代北方古人认为五月初五是“恶月、恶日”,形成了“避五毒”的习俗。格物致理,由于端午前后正值初夏季节,天气炎热,多雨潮湿,蚊虫孳生,人易生病,传染病也易流行。为此,古人用了不少办法来应对,“避五毒”就是过端午节的初衷。为了“避五毒”,产生了插艾虎蒲箭、额头画“王”字、佩香囊香包等驱邪避祟的习俗。“碧艾香蒲处处忙。谁家儿共女,庆端阳?”现在的端午习俗,又多了一层祝福纳吉的含义。

提到端午节,人们最先想到的总是粽子,传统节日总是有与之对应的美食,粽子之于端午,仿佛青团之于清明,月饼之于中秋,带着这个节日的特殊味道。在民间传说中,包粽子除了有纪念屈原的说法外,还有着纪念伍子胥、孝女曹娥等等传说。无论是哪种渊源,粽子也就带有了文化的味道。对于老百姓来说,认可粽子是美食就足矣。粽子形状不一而足,有小脚粽、长粽、三角粽。有人喜欢小脚粽,觉得包裹在里面的糯米分外紧实,而我却偏爱三角粽。

记忆中,外婆总是将浸泡过的粽叶按纹理顺序排列好,包的时候对折一下,一手拿着粽叶,一手往里面灌糯米,左右配合之下,很快就包好一个鼓鼓的三角粽。如果是肉粽,那么会夹块腌制过的五花肉,白白的糯米、酱红色的肉块,在碧绿粽叶的包裹下,已经有了美味的雏形。接下来,就是辅之以烧煮的时间,用小火慢慢煨,等到里面的糯米融合在一起,黏性出来了,这个粽子无疑有了生命。现在外婆老了,我们吃的粽子是自己包的。有时候,为了赶时间,直接就用高压锅速成,总感觉味道上似乎有那么一点差异,这个差异就是时间。时光酿水,可成至味。我们付诸的时间,总会得到回报,美味如此,人生也是如此。

端午,记载了五月初五的时间,也记录了龙舟节的历史,所有的安康,是用行动来守护,用时间来证明,唯有华夏,千古来传。

放大

缩小

上一版

下一版

下载

读报纸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