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06月30日 星期日
疫情多点散发,会否大规模反弹? 上海社会面昨现3例感染者 做好城市从“静”到“动”衔接 核酸检测为何也会有“假阳”“假阴”? 拿出超常规行动举措提信心稳人心
第2版:要闻 2022-06-04

核酸检测为何也会有“假阳”“假阴”?

“抗原筛查+核酸确诊”组合拳可尽快发现病毒踪迹 

我们平时运用的检测手段有什么区别?为什么会测出来假阳性或者假阴性?昨晚,《公共卫生大家谈》第三期节目开播,上海市临床检验中心副主任居漪带您深挖细掘新冠病毒检测方法,为常态化防疫筑起健康防线。

居漪说,在本市实施常态化疫情防控工作的措施方案里,有一个至关重要且必不可少的环节,那就是“检测”。新冠病毒的检测手段根据不同的检测对象和技术方法,可分为三类:实验室检查、病原学检查和血清学检查。核酸检测和抗原检测就属于病原性检查,此外还有血清学检查中的抗体检测大家可能也有所耳闻。其中,核酸检测的特异性和灵敏度高,目前它是诊断新冠病毒感染的“金标准”。而抗原检测的灵敏度虽不如核酸检测,其结果也无法用于确诊,不过优势在于随时随地方便快捷自查风险可能。抗体检测则可以知晓我们是否感染过新冠病毒,仅用作对新冠病毒核酸检测阴性疑似病例的补充检测指标或疑似病例诊断中与核酸检测协同使用,不能作为新冠病毒感染确诊和排除的依据。

谈及新冠病毒检测结果的准确性,曾有部分市民发声质疑:“为何我被告知核酸检测结果是假阳(假阴)?”那么有哪些因素可能会干扰核酸检测结果呢?居漪说,假阳性可能是样本在运输、处理过程中发生交叉污染;实验环境有气溶胶污染;实验过程中使用的耗材、设备等受污染所致。假阴性可能是由于不合理的样本采集、转运、储存及处理导致样本中病原体含量过低;病原体待测靶序列的变异或其他原因导致的序列改变;未经验证的其他干扰等。

新冠病毒变异毒株突变主要集中在S基因上,而PCR检测靶标选取的都是新冠病毒保守基因片段,如ORF1ab基因、N基因等,并不会影响核酸检测结果。

为何要高频次进行核酸、抗原检测?这是由于新冠病毒奥密克戎变异株特点是“隐匿性强、传播速度快、传播力强”,且全人群易感。在疫情管控难、风险点位不明确的情况下,“抗原筛查+核酸确诊”这套组合拳,可以尽快发现病毒踪迹,更快更准阻断传播链。若抗原检测提取液不慎碰到皮肤或眼睛,会有危害吗?对此,居漪说,抗原保存液的主要成分为低离子强度的缓冲液、表面活性剂和防腐剂。缓冲液和表面活性剂都是安全的,碰到皮肤完全不用担心会有害。若不慎入眼还是建议及时用干净的水进行冲洗。

本报记者 左妍

放大

缩小

上一版

下一版

下载

读报纸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