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5月09日 星期五
顺手一拍 优雅的间歇 邂逅乔老爷 灿烂的暑假 垓下红颜
第15版:夜光杯 2022-07-05

邂逅乔老爷

李动

惊悉乔羽先生仙逝,我有种一个时代结束了的感觉。乔羽写的《我的祖国》《让我们荡起双桨》《刘三姐》《难忘今宵》等歌词,是几代人的共同美好记忆。

还记得2004年春天,我们杂志社组织了十几位作家赴浙江富春江采风,返沪分手之际,大家声嘶力竭地唱起了《难忘今宵》来抒发离别之情:“告别今宵,告别今宵,无论新友与故交,明年春来再相邀,青山在,人未老……”

翌日清晨,与几位文友来到餐厅吃自助餐,回忆起前一晚的《难忘今宵》,我不禁感叹,唱出了我的心情。正说着,坐在边上的一位身穿蓝色格子衬衣的老头也与我们聊了起来。老头说,他是山东人,现居住在北京。我说,我也是山东人,现住上海。我们聊起了济南的大明湖和趵突泉,宋词豪放派辛弃疾和婉约派李清照。最后,老头主动地说:“欢迎以后去北京来我家里玩。”老头还热情地写下住址和家里的电话递给我。我接过纸条一看,原来是大名鼎鼎的词作者乔羽老师。我禁不住地惊叹:“哎哟,我有眼不识泰山。你就是《难忘今宵》词作者,写出了灞桥折柳的心情。不过写得更好的还是《让我们荡起双桨》和《我的祖国》。”他听了,平静地微笑着。我来了兴趣,由衷地赞道:“《我的祖国》几乎人人会唱,可谓百听不厌。你是如何写出那么美好的歌词?”乔羽笑着解释:“我没有写大海,也没有写长江黄河,就写我们老家的那条河。因为农村人家里一般都有条河,大家都有亲身经历和感受,所以听了歌词,会联想起自己的家乡。”

是的,越是普通的东西,越会激起人的共鸣。记得上世纪70年代末,观看《上甘岭》电影时,其中的插曲《我的祖国》有种穿透人心的震撼:一条大河波浪宽,风吹稻花香两岸,我家就在岸上住……银幕上的歌词随着郭兰英清纯的歌声嵌入了心底。我那时在济南空军部队服役,这首歌也令我想起了家乡的苏州河。

那年夏天,我去北京探望舅舅时,向他提起了乔羽,舅舅说:“乔老爷,我熟悉这老头。”舅舅说起他与乔老爷打交道的经历。乔羽原是中国歌剧舞剧院院长,这个院老同志多,名演员多,乔羽德高望重,人称“乔老爷”,下面人都不怕他,却又都听他的,一是因为他是词作家,人们传唱了半个多世纪的《我的祖国》和那首悦耳动听的《让我们荡起双桨》都是他的杰作;二是乔老爷长得福相,说话幽默,不摆谱,也没官架子。

舅舅说,他当文化部艺术局局长时,和乔老爷常见面。他操着一口地道的山东济宁话,不时抛出点幽默,人随和,是个胖墩墩、笑眯眯的老家伙,听他讲话是一种超级享受。

每次赴京都来去匆匆,故此,我后来也没有去拜访过乔老爷,但每次听到他写的歌,就会想起学生时代与当兵岁月,以及那个说着家乡话的幽默老头。

放大

缩小

上一版

下一版

下载

读报纸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