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溪-1”开始年度维护 本版图片GJ
俄罗斯向欧洲输送天然气的现行最大跨境管道“北溪-1”,11日按计划进入为期10天的年度检修期,暂停输气。鉴于俄欧关系紧张,欧洲担心管道“检修期”会延长乃至彻底停运,正制定应对“断气”的紧急措施。
担心“气管”被断
按照计划,“北溪-1”于11日早晨暂停输气,定于21日凌晨恢复运行,其间将检修管道供电系统、防火与防漏气系统以及部分阀门,升级相关软件。
以往类似检修需要10至14天,且不一定在既定期限内完成。在欧美对俄罗斯施加多轮制裁且未见放松的情况下,欧洲国家担心俄延长“北溪-1”检修期,乃至彻底切断这一重要“气管”,欧洲或将更加面临能源供应短缺、价格高涨局面。
德国电气网络监管机构联邦网络局说,“北溪-1”当下输气量仅有设计输气量的四成,检修期间将降为零。
各国自寻对策
欧盟按照潜在供气危机严重程度设定“早期预警”“警报”“紧急状态”三级机制,欧盟已要求成员国,尤其那些重度依赖俄天然气的国家,按需制定应对措施。
奥地利八成天然气依赖俄罗斯,已启动“早期预警”,用其他燃料维持工厂运转。
保加利亚九成以上天然气依赖俄罗斯,已同意向美国购买液化天然气,同时与阿塞拜疆加紧商谈增加供气。
捷克批准一项应对方案,拟允许那些因排放超标原定明年关闭的煤电厂继续运行。
意大利四成用气依赖俄罗斯,已和阿塞拜疆、卡塔尔、阿尔及利亚等国敲定购气合同,并计划在必要时“最大化利用”煤电厂。
希腊加量进口液化天然气,把四家天然气发电厂转为柴油发电厂,并计划明后年加快煤炭开采。
德国55%天然气需求依赖俄罗斯,已宣布进入“警报”阶段,政府将提供150亿欧元贷款补足天然气储备,并启动天然气拍卖机制,引导工业用户节省用气。 沈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