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4月28日 星期一
39件作品讲述地中海故事 “斯特恩小提琴赛”开辟新赛道 原创让世界看到上海品质
第12版:文体新闻 2022-07-13
历时三年 八月线上完赛

“斯特恩小提琴赛”开辟新赛道

第三届上海艾萨克·斯特恩国际小提琴比赛昨天宣布决赛方案:8月26日-28日,六位选手将分别在六座城市,以云端联手的形式呈现“纪念斯特恩百年诞辰——第三届上海艾萨克·斯特恩国际小提琴比赛:决赛选手音乐会”。比赛将不再通过选手的竞技比拼,对他们进行名次评定,而是以线上音乐会的形式,让这些“未来之星”尽显音乐才华。此外,比赛将为六位选手每人提供2万美元奖金,作为他们将来继续深造和职业发展的启动金。

来自中国香港的陈蒨莹表示:“我想我们都需要这样一个提醒,那就是音乐不只是竞争,我真的很高兴能有这样的锻炼机会。”而赛事发起人余隆也表示:“比赛不是为了竞技,而是为了给年轻音乐人提供一个职业发展的国际平台。”

第三届上海艾萨克·斯特恩国际小提琴比赛报名于2019年8月启动,原计划2020年年初完成线上预选,并于当年8月在沪举行四分之一决赛、半决赛和决赛。2020年因疫情比赛不得不延期。2021年8月,吉本梨乃(日本)、托马斯·勒福尔(法国)、林瑞沣(中国)、费利西塔斯·希夫纳(德国)、陈蒨莹(中国香港)以及李襄琳(美国)等6名选手经过8天激烈的线上角逐,晋级决赛。

入选决赛的选手将以钢琴伴奏的形式完成两首协奏曲的演奏录制,其中一首是自选作品,一首为组委会指定中国作品——首位获得格莱美最佳当代古典音乐作曲奖提名的华人、著名作曲家周天创作的《夜途》。评委们虽然不会打分,但仍将给出详细的评语,让选手们可以“知得失”。

“今年,我们仍然会点对点地把优秀选手推荐给知名乐团合作,力度甚至比往年更大,对扶持青年艺术家向来不遗余力的余隆,已经有了非常详细的计划。”比赛执行长陈寅透露。本报记者 朱渊

放大

缩小

上一版

下一版

下载

读报纸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