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5月14日 星期三
广告 约定明年再“牵手” 速度+温度,凸显中国机遇 38台设备采购金额5.7亿元 台湾青年组团逛进博 再赴2022“进博之约”
第5版:第五届进博会特刊 2022-11-08

速度+温度,凸显中国机遇

赵红玲

东方之约,美美与共。今年的进博会汇集了全球四大粮商、十五大药企、十五大车企、十大医疗器械企业……正如新西兰纽仕兰乳业全球研发总经理罗伊感叹的:“周一在国外牧场生产的牛奶,周二就能上飞机,周三直达中国消费者餐桌……”

作为首批通关贸易便利化“验放”分离和“边检边放”的创新监管模式试点企业之一,罗伊先生深深赞叹的,正是“进博速度”;全球500强里284家齐聚一堂,数量超过上届进博会,这是进博温度。正是基于服务的进博速度,加上“中国机遇”的感召,才有如此进博温度。而进博温度和进博速度的叠加,更加凸显中国机遇。

中国机遇,源于进博会这个国际经贸盛会,它是一个“美美与共”的平台。在不少参展商的眼中,到中国,参加世博会更多是开眼界,而参加每年必办、今年如期开幕的进博会,却是妥妥地来“挣钱”。中国牵头为全世界企业搭建平台,让更多国家分享中国机遇,同时让全球好货飞进千家万户,这让广大客商劲头十足,充满期待——携优质产品来,换回知名度、影响力和市场。

第五届进博会是党的二十大后我国举办的首场重大国际展会。进博会开幕前,10月28日,国家发改委、商务部发布《鼓励外商投资产业目录(2022年版)》,进一步扩大鼓励外商投资范围,新增或扩展元器件、零部件、装备制造、专业设计、技术服务与开发等有关条目;11月3日,商务部等8部门联合印发通知,在全国增设29个国家进口贸易促进创新示范区。这意味着,贸易商和投资商有可能与进口示范区洽谈务实合作,共享中国开放发展机遇。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中国坚持经济全球化正确方向,推动贸易和投资自由化便利化,推进双边、区域和多边合作,促进国际宏观经济政策协调,共同营造有利于发展的国际环境,共同培育全球发展新动能。”进博会作为世界各国企业的“中国机遇”,希望能推动参展者互利共赢,共同建设开放型世界经济,为艰难复苏的世界经济注入强大正能量。

放大

缩小

上一版

下一版

下载

读报纸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