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民问答
发热、退烧药成为近期高频搜索词!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担心感染后出现的发热、咳嗽、咳痰等症状,纷纷开始购买药物,以备不时之需。但是乱用药物,尤其是解热镇痛药会导致很多不良反应,甚至危害健康。针对市民在服药方面的一些疑问和困惑,上海市胸科医院药剂科副主任药师潘雁给予了专业解答。
疑问一:退热效果不好,需要增加服药量和次数吗?
答:发热是人体的一种免疫保护反应,适当的发热有助于提高机体清除病原体的能力。低中度发热可以不使用解热药物。服用解热镇痛药物不一定非要追求体温降至正常水平,以人体可以耐受为限。不要随意增加服药量和服药次数,在服药间隔,如果体温上升过快,可以采用物理降温的方法缓解症状。
疑问二:多种退热药物能混合服用吗?
答:常用的退热药物作用机制大体相同,服用多种药物不会增加退热效果,反而会导致不良反应的增加,不建议联合用药。
疑问三:服用退热药物无效需要就医吗?
答:因为害怕交叉感染,有些人在家服用退热药物,尽管多日无效仍不就医,这是很有风险的。服用退热药物,如果3天热峰(每日的最高体温)没有下降,或者其他症状有加重(出现气促、气喘、低氧等),需及时就医。
本报记者 左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