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4月26日 星期六
申城肉菜供应足 你送单,我们送“暖” 这些感染者是怎样恢复的? 互联网医院可看病  呼吁大家理性就诊
第4版:要闻 2022-12-19
本市发热门诊迎来第一波看病排队高峰 专家们表示

互联网医院可看病 呼吁大家理性就诊

随着疫情防控进一步调整,各大医院的发热门诊率先感受到了巨大压力。刚刚过去的这个周末,申城气温创新低,与之形成强烈对比的是,医院发热门诊热火朝天。有病人说排了四五小时甚至有人因体力不支昏厥。上海市同济医院前去支援发热门诊的医生李冰说,即便吃午饭、穿脱衣服的时间压缩在半小时以内,依然是看不完的病人。这种状态,可能还要持续很长一段时间。

发热门诊老年人多

“本来就发热,再长时间暴露于低温环境下,对于排队的市民是一个考验。”李冰告诉记者,这几天发热门诊病人非常多,早上8时不到已经有80多个号在等了。因此,她尽量早点到岗,抓紧时间看病。

有人直截了当地说:“医生,我阳了,发烧不退。”李冰会询问对方是否有基础疾病,家中是否备药。如果只是单纯的新冠感染,家中药品充足,无须来到医院。“很多病人都是吃过药的,但是体温有反复,有点担心而来的。发热是有个过程的,并不是说吃一次药就立马可以退烧的。”也有病人发烧时间比较长,李冰会让他做个血常规、拍个CT。她说,这类病人有的合并了感染,需要使用消炎药。一位70多岁的老伯,孩子陪同而来,热度一直不退,他本身就有慢阻肺,发烧后盗汗、呕吐、精神特别不好。经检查,老伯其实合并了细菌感染,同时存在电解质紊乱的情况,需要在医院输液。

作为三年来多次支援发热门诊的高年资医生,李冰对发热这件事比较有发言权,一些危急重症的鉴别需要医生的经验。也正因此,她这两天接诊的老年人比较多,他们中的确有人存在高危因素。

李冰回忆,昨天排队的人群中的确有几个人昏厥过去。有因高烧体力不支的年轻人,有高血压老人因血压控制不佳,在排队过程中突然昏过去,还有电解质紊乱的病人、合并胆总管结石的病人、急性冠脉综合征的病人等。人群中迅速让出一条通道,让这批病人先就诊,大家没什么怨言,这让李冰十分感动。此外,同济医院的发热门诊接诊流程在经过了三年的不断实践后,也越来越优化。有的病人发烧,明显是阑尾炎,就立即走急诊通道,不必在发热门诊排队了。

互联网医院可看病

当然,发热门诊的病人中,大多本不需要来。医院退烧药紧缺,有病人排队三四小时,只配到了两粒布洛芬,一下子克制不了情绪,和医生发生争执。李冰说,她理解病人,但是现阶段的困难摆在眼前,呼吁大家理性就诊,可以通过邻里朋友互助、互联网医疗的方式来找药。

令李冰印象深刻的是一名37岁女病人,发烧连续吃了3天布洛芬,每8小时就吃一次,甚至为吃药还调好闹钟,同时还服用连花清瘟等中成药。体温徘徊在37℃—38℃间下不来,一检查,体内白细胞下降,肝酶指标偏高,过度吃药导致的。“其实完全没必要吃那么多药。病程也就5—7天,不退烧可以通过物理方式降温。”李冰说。还有两位年轻病人,主诉自己“咯血”,点开手机图片给医生看,认为自己吐血了,是不是快要不行了?李冰一看,只是痰中带血丝,并没有大口吐血。“突然的高温降下来后,喉咙剧痛,咳嗽时痰中带血丝也是有可能的,简单说就是咳嗽时候比较剧烈,造成了损伤。”这样的病人,如果在互联网上给医生看一下图片,也可以得到一样的诊断,无须再来医院排队。

增派人手轮流接诊

不仅仅是同济医院,本市各大医疗机构的发热门诊都已迎来了第一波看病高潮,医院不得不增加人手,从各个科室调集医护人力轮流上发热门诊。即便如此,由于就诊病人员多,排队候诊的时间较长,这让医护人员的压力很大。专家们呼吁,没有基础病的年轻人可居家观察治疗,将有限的发热门诊资源留给重症老人、孕产妇和小孩。

瑞金医院一位发热门诊的医务人员发帖称,下班了粗略回顾一下接诊情况:90%病人发热没超39℃,95%的病人发热没有超过3天,超过50%病人家中备的感冒药、退热药比医院还丰富。这位医生建议,体温<38.5℃、精神状态尚可的人,甚至可以不吃退热药,喝白开水、休息;体温>38.5℃,精神状态可以能耐受的患者可继续上述措施,如果感到特别不适,可以使用退热药,但两次服用时间应该达到药物说明书的间隔时间,特别注意,西药退热药尽量不与中成药的退热药同时服用,防止药物副作用的发生。居家期间,注意营养摄入很重要,吃好睡好心情好,更利于康复。但发热超过三天仍不退,咳嗽呼吸气促加重的,需及时就诊。 本报记者 左妍

放大

缩小

上一版

下一版

下载

读报纸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