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临港新片区召开2023年营商环境暨法治建设大会。会上发布了《临港新片区2022年营商环境评估报告》、临港新片区诉讼服务智慧舱、上海检察机关“临港检察”线上通道、上海投资者保护联盟临港新片区创新实践基地等一系列成果。
“根据世界银行宜商环境(BEE)评估体系,临港新片区三年纵向可比数据显示:2022年,市场准入、办理施工许可、获取公用设施和纠纷解决四个指标表现优异,接近乃至超越国际优秀标准,排在第一梯队。登记财产、国际贸易、纳税三项指标提升显著。”普华永道中国政府事务主管合伙人秦洁介绍,近三年来,临港新片区充分发挥先行先试优势,积极推进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创新,推出系列全国首创的便利化改革和举措,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的一流营商环境已基本形成。
在工程建设领域,临港新片区率先实施承诺制、区域评估、综合审批、综合验收、综合监管等改革举措。据新片区管委会审批审查中心副主任洪小燕介绍,临港新片区63个项目试点承诺制改革,完成6个区域5个事项的区域评估,覆盖用地面积超过26平方公里,大大减少了企业成本。下一步,新片区将加快开展用地清单制、地下管线综合管理、建筑师负责制、全过程咨询服务等工作,打造更贴心的营商环境。
今年,临港新片区将从推动政务事项全链条“极速审批”,赋能事中事后“极准监管”,实现全流程“极优服务”等方面持续优化营商环境。临港新片区管委会专职副主任赵义怀介绍,在“一司两地”监管方面,将加快探索扩大这一模式的适用范围,与国际高标准监管水平充分衔接,支持更多企业享受更多的货物通关便利化。同时,今年将完成洋山特殊综合保税区扩区,推进海关特殊监管区域保税与口岸功能联动发展,为跨境和离岸业务企业提供更大的发展空间。 本报记者 杨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