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1月04日 星期六
未来巡航导弹何处去 “不见天日”展翅飞
第14版:军界瞭望 2023-02-13

“不见天日”展翅飞

战机完成夜航飞行

飞行员完成训练任务后交流总结

夜航训练的战机滑向起飞线

战机准备在暗夜条件下实施训练

为求出其不意,各国战机飞行员往往选择能见度低甚至暗夜出击,只靠机载仪表飞行,俗称“盲目飞行”。要练就这身绝活,最简单的办法是给飞机座舱装上暗舱罩,遮挡飞行员肉眼视野,迫使其依靠观察仪表操纵,行话叫“暗舱仪表飞行”。本文作者就曾经历那段艰难的训练时光。

苦练精飞

那时航校毕业的我们分到歼击航空兵团,功勋卓著的团长很喜欢这批“新飞”,鼓励大家尽快掌握暗舱仪表这门技术,他悬赏:“谁的仪表飞得好,我就亲自跟他飞一次。”

暗舱仪表不好飞,不光对数据要求高,最关键的是暗舱罩像黑布袋套你头上,只许你看眼前几块仪表。地面模拟器演练还凑合,到了天上,战机以数百公里时速飞驰,犹如“盲人瞎马,夜半临池”。果然,刚一接触暗舱仪表,一些战友不仅飞不好,还晕机呕吐,交了“公粮”!

这反倒激发了我的斗志,常常利用休息时间躲进教室,用报纸卷成纸筒,当成模拟驾驶杆,坐在墙上的那张飞机座舱图前面,练习注意力分配和操纵要领。“纸筒驾驶杆”看似老土,却有妙用——当你专注这种“过电影”式的逼真演练时,不能把它捏扁,捏扁就是握杆力偏大,就无法体现暗舱仪表飞行需要的那种“大姑娘绣花”的细功夫。

其实,暗舱仪表飞行主要就是锤炼注意力分配。经过一番苦练,我的注意力分配很快固化——重点突出,全面兼顾,快速精准,形成类似“肌肉记忆”的“眼睛记忆”。坐在座舱里,只要暗舱罩一扣,眼睛马上高效运转,完全形成了条件反射。因为地面练得苦,所以我在空中的暗舱仪表动作日臻成熟,无论做什么动作,都能及时发现并迅速修正各种细微偏差!

坚信仪表

暗舱仪表训练即将结束,没想到航空兵师要对我们团技术考核,团里专门安排我接受副师长亲自考核。“没跟团长飞,倒先跟副师长飞上了”,真有点意想不到。

起飞那天,空中气流很大,飞机颠簸厉害,进入预定高度后,我刚扣上暗舱罩,人就出现空间错觉,好在很快冷静了,做完两个大坡度盘旋。后舱的副师长很满意,因为仪表飞行中,大坡度盘旋最难,需要长时间保持高度、速度和升降率“三个不变”,一不留神,就会出大偏差。

我后面再做的几套动作也很顺利,几个仪表的指针虽有些跟着气流“跳舞”,但“万变不离其宗”,平均值都在标准范围内。做完后,我驾机飞到穿云下降线(也就是跑道延长线),利用“两个罗盘”对正跑道,开始下降。

“两个罗盘”是暗舱仪表穿云下降的“定海神针”。其中,全罗盘“情有独钟”,指针只指示导航台,无论飞机怎么转,导航台在哪里它就指向哪里,保持全罗盘指零就等于机头对正导航台飞行;电罗盘则“兴趣广泛”,水平面360度方位它哪里都指,指示的是航向,也就是飞机正往哪飞。“两个罗盘”如同鸟之两翼,缺一不可。通常情况下,只有全罗盘指零,电罗盘指着陆航向,飞机才算对正跑道延长线,方向和位置都好。

按照国际惯例,机场着陆端的跑道延长线上,至少有两个导航台,远的叫远距导航台(简称“远距”),近的叫近距导航台(简称“近距”)。如此,飞行员在盲目飞行穿云下降时,就能利用全罗盘指零“顺藤摸瓜”——先下降高度飞到“远距”,然后再继续下降高度飞到“近距”,最后目视看到跑道着陆。

随着高度降低,气流加剧,飞机颠簸厉害了。我发现“两个罗盘”的偏差越来越大,尤其到了500米高度时,全罗盘指针老往右跑,意味着机头往左偏,而电罗盘指针也在相对往右跑,指示的航向越来越大,显示飞机纵轴与着陆方向的右交叉角越来越大。

由于无法观察外界景物,我很焦虑:“是右侧风大,把机头吹得往左偏了?可我以前没遇到过这么大的右侧风呀?难道罗盘指示误差大了?”不追罗盘(也就是保持全罗盘指零,让机头对向导航台)不行,因为不追,就飞不到导航台上空,也就到不了跑道延长线。可要是全罗盘误指,那我追下去,不就越跑越离谱吗?

无奈之下,我决心坚信仪表,继续追!我不停压上一点右坡度,操控飞机往右转,努力保持全罗盘指零严格对向导航台飞行。可现在头疼的是航向交叉角(即飞机纵轴与跑道延长线的交叉角)越来越大,最后竟达10度。在此过程中,飞行员实际面临两难——不保持全罗盘指零不行,否则不能飞向导航台,而始终保持指零,对向导航台,却又会因侧风影响导致左右位置偏移。

其实,这时候的飞机很像是导航台放出的风筝——如果没有侧风,风筝和引线肯定在跑道延长线上,若有侧风,风筝和线就会吹向下风头,与跑道延长线形成交叉角,风越大,交叉角也越大。

顺利着陆

此刻,这个右交叉角大到我都不敢信了!就在我快坚持不住之际,突然“嘟嘟!”一阵灯亮铃响,宣告我飞到“远距”上空了!

不假思索,我首先左转,把电罗盘对正着陆航向,做好对向“近距”的下降准备。这个时候,再往下飞,我可就留心眼了,那就是右侧风确实大,必须主动修正,所以我有意让全罗盘指针略往左指一点,也就是让机头对向“近距”的右边一点,这样飞机才没有再往左飘移,严格保持在跑道延长线上。

这就又好比让放风筝的人离开导航台,平移到导航台旁边上风头的位置,其结果虽然风筝线是斜的,与跑道延长线形成一个交叉角,但风筝却正好在跑道延长线上。

“嘟嘟!”又是一阵灯亮铃响,飞机最终飞到“近距”上空。紧接着,我眼前一亮——暗舱罩被副师长在后舱帮我打开,还我一个朗朗乾坤!

看到了!跑道就在眼前,完全具备着陆的条件!十几秒内,飞机非常轻盈地“两点”接地。

这个架次达到了训练大纲要求的“‘近距’开罩,一次着陆成功”,副师长爽快地给我打了个4.5分,也是当时师里考核的最高分。在我的飞行之路上,这是一个里程碑,为我成长为“全天候”歼击机飞行员奠定坚实基础。

方滨/文 杨盼/摄

放大

缩小

上一版

下一版

下载

读报纸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