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5月19日 星期一
首例 5G超远程机器人完成肝胆手术 升级 “徐汇—中山”医联体建设加速 一站全包,找“课后”资源更方便 人手一张明信片 亲笔祝福寄深情
第5版:上海新闻 2023-02-23
机器人足球、皮影戏、体育……虹口搭起全市首个校内外“路演平台”

一站全包,找“课后”资源更方便

路演现场有机构展示戏曲魔方课程,学生可通过佩戴VR眼镜学戏曲 本报记者 陶磊 摄

本报讯(记者 马丹)优质的校外资源如何更好为中小学的课后活动服务?校长们怎么才能找到靠谱“合作方”?昨天,由虹口区教育工作党委、区教育局主办,虹口区青少年活动中心承办的“增效‘破圈’赋能‘双减’——虹口区中小学课后教育路演”首次亮相,搭起了全市首个学校和第三方机构的课后服务“零距离”平台。全区中小学校长、负责老师与40余家课后服务第三方机构零距离接触、零延迟沟通,拓宽了学校引入优质课程与活动资源的渠道,推动义务教育阶段课后服务向课后教育升级。

在路演现场,43家课后服务第三方机构分设在体育修身、人文涵养、科学素养、艺术修养等四个展区,向校长及课后服务负责老师推荐精品课程项目。记者发现,除了机器人足球、少儿编程、小小媒体人、体育等传统拓展课程让人兴趣十足外,皮影戏、中草药、青少年抗挫能力提升等课程也颇受关注。虹口区广灵路小学党支部副书记兼副校长葛蕾说,以往课后服务的课程大多由校内教师主讲,但遇上专业性强的内容,师资就有点捉襟见肘。“以往,我们想要引入皮影戏、中草药这类非遗文化课程,要辗转许多渠道找人推荐,还不一定能找到合适的,但在今天的路演平台上,直接就能看到丰富的课程内容展示并和机构负责人沟通,选择变多了也省力不少。”

虹口区青少年活动中心主任蒋东介绍说,这次路演中,该中心对参与的第三方机构进行严格的审核与筛选,结合学校推荐与公开报名,最终遴选了首批43家机构。“校外优质资源能有效地缓解校内课后教育课程缺口大、教师人力紧张的实际情况,而校外视角下课程的设计与实施能有效地提升课后教育的丰富性和拓展性,帮助学校形成一批有特色的精品课程。”

自2021年来,虹口中小学实现课后服务三个“全覆盖”:公、民办学校全覆盖、有意愿参加的学生全覆盖及服务时段全覆盖。“疫情后,学生们从虚拟世界回归学校生活,当务之急就是要以丰富的活动和精品的课程牢牢抓住孩子们的心。因此,课后教育必须在课程内核上有所突破。”虹口区教育工作党委书记王磊说,尝试搭建“课后服务路演平台”就是为了打破学校围墙,让校内与校外优质资源的流动“活起来”,也是为了打破各自为战的格局,让基层学校的负担“轻下去”。

据悉,本次路演活动后,虹口区教育局将在上海市规范优质课程资源的基础上进一步梳理,尝试形成区级的素质教育优质课程资源“白名单”,构建起让学校省心、家长放心、学生开心的课后教育工作运行体系。

放大

缩小

上一版

下一版

下载

读报纸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