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道
前几天去朋友位于古城一隅的收藏工作室,进门就看到了花鸟四条屏,署名是“黄吟秋”,很陌生的画家名字,但花卉、禽鸟、小动物却是造型灵动,设色富有古韵。打听之下才知道是苏州画家黄芗的作品。黄芗本名黄君烨,1927年生于苏州,后拜师学艺,画艺精湛,尤其是花鸟,可谓直追宋明古韵。
黄芗先是担任小学美术老师,后以其精雅的画艺先后进入苏州市檀香扇厂和刺绣研究所工作,主要负责创造样稿。但她可不是“闭门造车”,而是走向自然写生,背着画板一出去就是一天,身上带六块烧饼,就是一天的干粮。回来则收获了荷花开放的造型,或是蝴蝶不同的色泽和飞翔姿态。
苏州刺绣名扬天下,但是人们多知道刺绣大师,像沈寿、朱凤、金静芬、顾文霞等,不少苏州大师可以出国参展,甚至受各国领导人的接见。但是作为绣稿创作人则是幕后人物,很多人不知道那些栩栩如生的猫蝶花鸟山水林木等,都是出自一批画家的默默之作。黄芗就是如此。
黄芗一生未婚。或许是因为她太过于痴迷美术,因为绘画,晚年时她的双腿严重溃烂,甚至不能自理。在她87岁那年,苏州版画家劳思先生委托我和妻子(版画人)去看看黄芗,并呼吁社会帮助她。那时候黄芗住在郊区的护理院,见有人来探望,禁不住眼泪汪汪……后来,听说黄芗被接到更远的护理院居住了。我还读到过一位上海人在寻找黄芗下落的文章。
在一些人眼中,黄芗性格有点“怪”,譬如她多次婉拒了上海人买画的请求。她一生没有卖过画,但她的不少画却不知去向。如今要想看到黄芗的四条屏也是很难得的,况且又是早期的用心之作。她一直想要给自己办个画展,但终究未成。她已经去世多年,至于是哪一年去世的也少有人知道。版画家劳思先生也于去年底去世,更鲜有人知道黄芗的故事,以及她那些堪称天工的绣稿到底是如何创作的。蝴蝶、仙鹤、松鼠、牡丹、秋菊、芍药等画面的美丽组合,一幅《芍药百蝶》刺绣已经成为刺绣研究所的镇馆之宝。
在画家众多的苏州,黄芗是第一位被中国美协吸收为会员的苏州画家。她的作品《草花与蝶》曾获首届全国青年美展一等奖,《桃花绶带》入选第一届全国美展。这些都已经成为历史,但是黄芗笔下的美,已经深深嵌入在苏绣艺术之中,甚至在无形之中传承了一些细腻的意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