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5月20日 星期二
苏州河北岸再添一超大面积滨水空间 《老外讲故事·另眼观盛会》百集融媒体产品(73) 青团打响口味大战 “安徽名优农产品暨农业产业化交易会上海展会”再赴申城
第8版:上海新闻/专版 2023-03-14
生态安徽·绿色食品·合作共赢

“安徽名优农产品暨农业产业化交易会上海展会”再赴申城

暌违3年,停办了两届的上海农交会终于再赴申城与上海市民相逢。3月17日至19日,“第二十二届中国安徽名优农产品暨农业产业化交易会上海展会”将于上海跨国采购会展中心隆重举办。

多年来,安徽优质绿色农产品深受上海市民喜爱,徽风皖韵的江淮大地也已经成为长三角都市后花园。目前,农交会各项工作已经准备就绪,更多优质农产品将在展会缤纷亮相。

展示成就·合作共赢

近年来,安徽省认真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大力实施一产“两强一增”行动,深入开展“双招双引”,推动乡村产业高质量发展取得了明显成效。2022年,全省粮食总产820.02亿斤、居全国第4位,十大绿色食品产业全产业链产值突破1万亿元、同比增长8%,农产品加工业总产值超1.6万亿元、同比增长12.9%,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以及长三角区域农产品供给贡献了安徽力量。

本届活动以“生态安徽·绿色食品·合作共赢”为主题,以“展示成就、扩大开放、创新发展、合作共赢”为目标,展示安徽农业农村发展成就,增进市场主体交流合作,坚持上海龙头带动,携手苏浙扬皖所长,在长三角一体化中推进农业高质量发展。

展示展销。重点展示安徽乡村产业发展的新成就,目前,展会已汇聚参展参会客商1000多家、参展农产品4000多种,让更多的朋友能够近距离分享安徽的优质绿色农产品。

要素对接。展会通过项目签约、专场推介、馆日活动等,组织开展多形式对接和招商引资、招才引智,促进各要素与各类主体的交流合作。

深化合作。深入开拓对沪市场,组织皖北8市分别与其长三角对口帮扶市(区)开展“双招双引”和农产品销售对接活动。

农旅融合·创新升级

本届农交会是近年来安徽在上海举办的农业农村领域首个重大活动,内容丰富,亮点颇多。

主题突出,展示乡村振兴新成效。本届农交会围绕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的重要讲话指示批示精神,坚持上海龙头带动,扬皖所长,紧扣“生态安徽·绿色食品·合作共赢”主题,充分展现安徽实施“两强一增”行动、十大千亿级绿色食品产业、“双招双引”取得的成就,以及推动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的成果。

品种丰富,展示全产业链新成果。注重依托资源禀赋,做好“土特产”文章。此次参展涉及瓜果蔬菜、粮油、水产、畜牧、白酒、茶叶、预制菜、农副产品、农资农机农技、休闲农业等10大类上千种名优农产品,如长丰草莓、砀山酥梨、太平猴魁、霍山石斛、滁州滁菊、洽洽食品、三只松鼠、古井贡酒以及黄山臭鳜鱼、符离集烧鸡等,80%以上为“三品一标”农产品。农交会期间,还将举办安徽名优农产品暨农业项目推介签约活动,为各类主体搭建产销对接平台,介绍安徽绿色食品产业发展的战略机遇,形成参展商与采购商、参展商与参展商之间,采购和服务的自我良性循环。

农旅融合,展示美丽乡村新风貌。安徽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资源丰富,人文资源厚重。目前拥有省部级乡村旅游精品线路达20余条。农交会期间将举办长三角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推介、长三角休闲农业联盟座谈会,宣传推荐安庆市潜山市、宣城市绩溪县等地多条安徽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精品路线,展现新时代安徽的乡风、乡土、乡情、乡韵,为市民朋友体验徽风皖韵的田园生活提供第一手有价值的参考。

创新升级,展示产销对接新手法。农交会期间将举办安徽绿色农产品(上海)展示交易服务中心揭牌活动,优选参展企业、参展商品集中入驻该平台,组织企业常年开展展馆推介、消费体验、直播带货、贸易洽谈等活动,打造“永不落幕”的上海农交会。为便于采购商采购以及贸易成果统计,农交会全部实现二维码订购,每个展商和展品均附有相关二维码,采购商在了解产品基本信息的同时,会有更便捷的采购体验。

三层展区·七大活动

本届农交会由安徽省人民政府主办,安徽省农业农村厅、安徽省人民政府驻上海办事处、安徽省林业局、安徽省粮食和储备局、安徽省供销社、上海市安徽商会承办,长三角食品产业创新合作联盟、福建省安徽商会、安徽省食品行业协会协办。

展厅总面积2万平方米,共分为三层。一层设有序厅展区和8个市展厅展区;二层设有8个市展区和农垦展厅、合作社展厅、馆日活动舞台区;三层设有精品农产品展区和推介会现场,所有展区展厅展品丰富、各具特色。

展会期间主要有7项活动。

3月16日(开幕式,当天不对市民开放)主要举办4项,分别是采购商专场、领导巡馆、安徽名优农产品暨农业项目推介签约、安徽绿色农产品(上海)展示交易服务中心揭牌;

3月17日至19日主要举办:休闲农业推介和签约、皖北地区8市与长三角地区对接、农产品展示展销及各展团馆日等3大类活动。

放大

缩小

上一版

下一版

下载

读报纸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