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隔三年,日本外相再次踏上中国的土地。2日,中国国务院总理李强和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央外办主任王毅在北京分别会见来华访问的日本外相林芳正,国务委员兼外长秦刚与林芳正举行会谈。有分析认为,在中日关系面临诸多挑战之际,中日高层在北京会面释放出一定的积极信号。
就在林芳正访华前,中日防务部门海空联络机制直通电话宣布建成。但另一方面,日本又宣布将限制芯片设备出口,并推出无偿支援伙伴国家军队的新合作机制。这一系列事件,似乎印证着两国关系的复杂局面。
访华基于多重考量
对于三年来首位访华的日本外相,中国给予了足够的重视。
在秦刚与林芳正的首次面对面会谈中,双方就中日关系及共同关心的国际地区问题深入交换了意见。秦刚表示,去年习近平主席同日本首相岸田在曼谷举行首次会晤,为两国关系指明了方向。和平共处、友好合作是中日关系唯一正确的选择,希望日本树立正确对华认知,拿出政治智慧和担当,同中国共同努力,为两国关系排障减负,构建契合新时代要求的中日关系。秦刚强调,台湾问题是中国核心利益的核心,日本不得以任何形式损害中国主权。林芳正表示,日本愿同中国一道,落实好领导人重要共识,恪守日中四个政治文件,加强各层级沟通和务实合作。
上海国际问题研究院中日关系研究中心秘书长、研究员蔡亮表示,今年中日迎来和平友好条约缔结45周年的关键节点,无论中日关系处在怎样的氛围中,两国在经济等方面依然有广泛的合作潜力。林芳正此访基于多重考量,包括继续推进对华经济合作,保持高层交往和对华沟通,以及落实中日领导人曼谷会晤达成的共识。
“改善安全保障环境”
几乎与林芳正访华同时,日本又以所谓“改善安全保障环境”为由,做出新的举动。
日本共同社报道,多名消息人士1日透露,日本政府将新设无偿资金合作机制,向拥有“共同价值观”国家的军队提供器材等,并支持其提高军事能力。新机制名为“政府安全保障能力强化支援”(OSA),致力于协助东南亚国家提升海空监视能力,计划年内向菲律宾及印太地区国家提供监视及通信器材。
“日本内阁会议去年12月敲定的《国家安全保障战略》等三份安保文件中,写进了对‘志同道合’国家军队提供援助的合作机制,上述举措是对这一内容的推进落实。”蔡亮说,“这是不同于仅限非军事领域的政府开发援助(ODA)的机制。看得出来,日本虽未指明这项机制针对中国,但直接支援东南亚等发展中国家军队,相当于变相提升对华遏制力,只不过能否获得预期效果还是未知数。”
蔡亮提醒,这项新机制是基于由日本提议、日美菲三国共同设立的三方安全对话机制背景下。日本近来打着“中国威胁”的幌子,积极敦促菲律宾与日美共同建立针对中国的安全框架。
追随美国并不明智
就在林芳正访华前一日,日本宣布计划将23种高端半导体制造设备加入出口管制。而在访华后,林芳正就将远赴欧洲出席北约外长会议,并主持七国集团(G7)贸易部长会议。日媒报道,林芳正表示将在下月G7外长会和广岛峰会上“讨论包括中国在内的印太地区多项议题”。
对于日本对美亦步亦趋的行为,王毅2日会见林芳正时明确表示,当前中日关系保持总体稳定,但不时出现各种杂音和干扰,根本原因在于日本国内一些势力刻意追随美国的错误对华政策,配合美国在涉及中国核心利益问题上抹黑挑衅。此举在战略上是短视的,政治上是错误的,外交上更是不明智的。
不过,也是在林芳正访华前夕,中日防务部门海空联络机制直通电话宣布建成。在蔡亮看来,虽然眼下中日关系并不乐观,一些领域也因此受到冲击,但中国仍希望两国关系能尽快走上正常发展轨道。
正如中国一直强调的,中日是搬不走的近邻,同为亚洲重要国家,维护和发展中日友好合作关系不仅符合两国和两国人民根本利益,也有利于维护地区和平稳定与繁荣。
本报记者 王若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