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2月23日 星期一
海归硕士扎根崇明10年引种“熊猫树” 跨江缆车“浦江之心”计划开建 市民共话“活着到底意味什么” 共迎希望的春天  共建美丽中国 清明,感知生命意义
第1版:一版要闻 2023-04-05
清明前夕,走进一堂沉浸式教育体验课

市民共话“活着到底意味什么”

“清明节的意义是什么?”“生命的滋味有哪些?”“活着到底意味着什么?”……昨天下午,一群沪上市民通过预约方式走进上海开放大学民生学院,参加“生命的味道”沉浸式生命教育体验活动。主办方从哲学、医学、心理学、社会工作等多个视角,设计了六大体验环节,包括“观看生命的肖像”“聆听生命的独白”“探讨生命的意义”“呼吸生命的味道”“体验生命的温度”“感受生命的绽放”等内容。在与张雨佳、四郎曲珍两位老师的分享和互动中,市民加深了对生命厚度的认知,对个体生命的丰富多彩也有了更深刻的体会。

藏族女教师四郎曲珍抛出第一个问题:“你真正了解清明节吗?”市民们的回答包括“缅怀先烈”“祭祖”“扫墓”“踏青”等。四郎曲珍告诉大家,清明节不仅是对于死亡的纪念和对逝者的缅怀,也是对未来的向往。我们可以“向死而生”,通过思考和认识死亡,更好地珍惜亲情、友情和爱情,过好今天的生活。

“人们总是回避生与死的话题,但这是我们生活中一定会触及到的严肃问题,清明节便是一个契机。所以我们选择在清明节前一天和大家一起探讨生命的意义。”上海开放大学民生学院院长范军说,在清明节,人们更应该感谢和传承生命的蓬勃力量。

活动中有一个环节是要求每个人抽取一张彩虹卡,上面写着诸如“你有多久没有陪年迈的父母聊天了?”“家庭成员如何主动促进健康与和谐?”等问题。在这一环节中,大家分享着各自的生命故事。来自长宁区的张翠萍说,她抽到的卡片上写着:“肯定生命价值并感受活着的喜悦,我的爱、力量与智慧因此获得增长。”她十分喜欢这张卡片,因为这句话引导人们去领悟生命的哲理。

在活动的尾声,参与活动的12位市民都写下一句话,表达对生命的新感悟:“用最真挚热烈的笑容拥抱生命的意义。”“珍惜生命中的每一天,带着爱继续前行。”“照顾好自己的过去,关爱好自己的当下,这样才能更好地感知未来。”……本报记者 王蔚 实习生 吴小同

放大

缩小

上一版

下一版

下载

读报纸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