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天气很热,在上海电机学院体育馆,临港五校毕业生的求职热情更是火热。这场临港区域高校2023届毕业生联合招聘会吸引了460余家优质企业,提供逾600个招聘岗位,需求人数近9000。
作为2023届毕业生就业冲刺助力活动,在招聘会现场,组织方特别设置了临港政策咨询、个人简历门诊、求职政策解答等展位,为毕业生提供全方位、贴心的、个性化的服务。来自临港新片区管委会党群工作部、临港区域高校就业工作的负责人也来到招聘会现场,与企业交流对接,积极推荐毕业生。
“当前正处于春季促就业关键期,面对依旧严峻的就业形势,我们正全力推进。”上海电机学院学生处副处长张跃辉介绍,作为临港新片区高校就业联盟轮值单位,本次招聘会意在深入推动资源共享、活动同办、平台互联、项目相通,全方位、全天候、全过程推进新片区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初步构建起区域高校就业工作一体化协作新模式。
“临港新片区高校就业联盟的建设大大助力了大学生就业。”张跃辉表示,“临港五所高校资源共享,当用人单位联系了其中一家,其实也就搭上了五所高校的‘脉’。”
这场招聘会,工科需求约占六成,商科、语言类的人才需求大约为20%,还有20%则来自现代服务业企业。招聘岗位与临港五校开设专业的对应度达到80%以上。据统计,本场招聘会吸引了临港高校近5000名学生参加,现场初步达成意向超过1000人次。
记者在招聘会现场看到,大多数用人单位同样是年轻人“出阵”,去年毕业于上海电机学院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的何雨文这次作为上海振华重工停车事业部代表重回母校,她表示,自己作为同龄人现身说法,更有说服力。“很多学弟学妹都关心企业文化,这是吸引‘00后’很重要的一方面。”
上海电机学院电气工程专业的张子详虽然手握多个offer,仍然来到了现场,目标瞄准了和专业相关的临港企业。他坦言,自己看中了新片区产业布局和人才政策,想将自己职业生涯的第一站放在临港。
“想要在大型招聘活动中快速获得企业人力资源部门的青睐,需要提前做好充足准备,目标清晰、思路清晰、表达流畅,这样能获得更多的机会。”临港人才有限公司负责人沈波给参加招聘会的学生提出务实建议。本报记者 郜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