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洋山四期自动化码头是目前全球最大的单体全自动化码头 本报记者 陈梦泽 摄
本报讯(记者 宋宁华)高级海员越来越少,海盗武装抢劫案例越来越多,俄乌冲突依然持续……这些因素共同对当前航运业形成挑战,导致供应链不稳定。面对诸多挑战,航运业该如何应对?
昨、今两天,由中国船东协会主办的“亚洲船东协会(ASA)第32届年会”在上海市浦东新区举行。
亚洲好中国才能更好
本次是亚洲船东协会第四次在中国举办年会,也是时隔7年后再次返回上海。大会以“亚洲,更绿色更安全的航运”为主题。当前,上海国际航运中心正处在从“基本建成”向“全面建成”迈进的关键节点,“跳出上海”看上海国际航运中心建设,对标国际最高标准,上海正努力成为全球港航业数字化转型和绿色低碳转型的先锋。
“亚洲好中国才能更好。在过去的几十年里,随着亚洲经济持续快速增长,全球航运的中心也随之东移。如今,亚洲地区已成为全球范围内最具发展潜力、世界海运市场最具增长活力的区域,成就了‘亚洲奇迹’。”交通运输部水运局副局长郭青松介绍,中国正积极参与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在《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框架下与各国开展互惠合作。该协定生效一年多来,贸易投资自由化、便利化的程度明显提高,有效地降低了成员国之间的贸易成本、投资成本,区域内贸易便利化水平大幅提升,成员之间的经济一体化进程不断加深,产业链供应链融合得到加强。“未来,中国将同其他亚洲国家一起,继续把亚洲发展好、建设好,展现亚洲的韧性、智慧、力量,打造世界的和平稳定锚、增长动力源、合作新高地。”
浦东航运影响力日益增强
记者了解到,本次会议是亚洲船东协会年会首次来到浦东,也是新冠疫情后浦东航运界首场线下大规模国际交流活动。浦东是中国面向太平洋、通向世界的窗口,也是上海建设国际航运中心的核心区;海岸线长达115公里、港口条件优良,集装箱吞吐量达4200万标箱,支撑上海港集装箱吞吐量连续十三年保持全球第一,浦东机场货邮吞吐量连续十四年保持全球第三。目前,浦东新区航运全产业链企业超一万家,众多亚洲船东协会的会员企业在浦东投资发展。
浦东新区区委常委、副区长杨朝表示,本次会议在浦东举办,进一步体现了国际航运界对浦东“链接全球”地位的认可。“国家赋予浦东立法权,我们将致力于打造全球最佳投资目的地,提供更加规范化的法治保障和更加开放、创新、包容的营商环境。”
东盟船东协会主席哈吉表示,中国造船能力已经被全球市场认可,上海浦东拥有非常好的航运资源,相信未来的航运影响力会日益增强。
让亚洲航运成为“动力源”
航运业是全球贸易和全球经济的支柱,海运贸易量占全球贸易量的80%,价值超过70%。亚洲船东协会(英文简称ASA)成员单位控制并运营着全球超过60%的货运船队。ASA由亚洲和澳洲等亚太地区船东协会的6名成员组成。
多年来,亚洲船东协会代表亚洲船东在全球航运业界发出“亚洲声音”而努力。“当前世界正处于变革期,2023年,在全球经济增长放缓的背景下亚洲发展备受关注,亚洲将成为全球经贸发展中可以依靠的增长动力和中坚力量,全球治理进入‘亚洲时刻’。”中远海运集团总经理助理韩骏认为,“在后疫情时代,我们面临着已有和前所未有的挑战。比如,全球航运业在减少碳排放方面面临的压力、海盗和武装抢劫等,促使我们未雨绸缪和积极应对。”
2018年,国际海事组织(IMO)制定了航运业的碳减排目标:在2008年基准上,至2030年碳排放强度降低40%;至2050年温室气体年度总排放量降低50%。2022年我国发布了《科技支撑碳达峰碳中和实施方案》,明确开展交通低碳零碳技术攻关行动,并在新能源载运装备和绿色智慧交通体系建设方面列出了任务清单……一系列推进全球航运业绿色低碳发展的重要举措出台,触发了航运企业等相关方的“绿色嗅觉”。
为了进一步促进亚洲航运业的健康发展,亚洲船东和世界其他利益攸关方必须采取协调一致的行动。中国船东协会常务副会长张守国代表ASA主席许立荣在会议上宣布《ASA 2023倡议》,呼吁航运业的所有利益攸关方共同采取行动,共同促进亚洲航运业健康发展。
中国船东协会常务副会长张守国说,只有航运业利益攸关方采取一致行动,才能更好应对未来的挑战,继续在确保国际贸易运行方面发挥重要作用。“我们共同提出倡议,就是希望业界在一个大平台上协商沟通,尽可能避免单边行动,努力使亚洲航运成为世界航运发展的‘动力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