招贤浜古文化遗址位于金山区亭林镇东新村9组招贤浜口新开河两岸,遗址发现于1975年,主要为良渚文化和吴越文化遗存,分布面积约1万平方米。
招贤浜遗址的遗物有良渚文化的黑衣灰陶片、夹砂红陶T字形鼎足,马桥文化的篮纹、叶脉纹、绳纹印纹陶片,以及吴越文化的灰陶豆把、回字纹、米筛纹、米字纹等印纹硬陶陶片。2003年,上海博物馆考古部对招贤浜古文化遗址进行了再次调查和试探性挖掘,发掘面积共200平方米,出土少量西周至唐宋时期的文化遗物。
在招贤浜遗址发现的小盆,下腹近底部内凹弧曲较大,底部周缘凸脊较明显,与马桥遗址的小盆特征相似。有学者认为,招贤浜遗址大体与闵行马桥遗址的前段相当,属于马桥文化早期遗存。此外,招贤浜遗址也有少量的马桥文化晚期遗物,如鸭形壶,是探讨马桥文化晚期遗存的重要线索。不过,由于招贤浜遗址发掘面积较小,出土遗物较少,无法作进一步的分期研究。
招贤浜古文化遗址1984年被公布为上海市文物保护地点,2014年被公布为市文物保护单位。
夏菁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