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百建
近年来,我发挥长期在文化部门工作积累的人脉,策划了一系列“职工大讲堂”活动,先后特邀了大家熟悉的艺术家、著名演员等,通过线上直播、线下授课等形式,为基层一线员工送去精神食粮。最近,上海市机电工会希望我能请著名配音演员童自荣为他们作一次讲座,讲讲银幕背后的故事和他的艺术人生。
我和童老师的交往要追溯到上世纪80年代,当时我在上海市文化局任职,童老师是上海电影译制厂的配音演员,因为我酷爱译制片,而童老师比较喜欢看舞台演出,于是,我俩经常“资源互换”,我们还会就电影与舞台作品交流观赏体会。随着我们友谊的不断提升,我越来越感觉到他是一位才华横溢、勤奋谦逊的艺术家。童老师的眼睛曾因白内障开刀,且黄斑变性,所以他不玩手机、不发微信、不用电脑,但他坚持用钢笔写作,常为“夜光杯”撰稿,他的文章朴实无华,风趣幽默。此次他一口就答应了我的讲座要求。
为了做好讲座的准备工作,我提早两周召集了一次双方碰头会,确定讲座的核心内容。关于童老师的成就,我归纳了六个数字:五、三十、一百、三百、一千、七千。作为国家一级演员,他1973年进入上译厂,曾跑了5年的“龙套”;他从事影视配音生涯已有30余年;在中国电影诞生100周年之际,他荣获了文旅部颁发的“优秀电影艺术家”称号;他共塑造了300多个银幕角色,参与了1000多部中外影视作品的译制工作。其中影响最大的就是《佐罗》,当时观众人数达7000多万。除了为外国电影配音,在上世纪80年代,上译厂曾配过一部国产体育片《加油,中国队》,当时,童老师特别用心地学了央视体育节目解说员宋世雄的腔调。鲜为人知的还有他曾为动画片配音,如在《大圣归来》中为坏蛋妖怪大王配音,他摒弃了脸谱化,采用了年轻、华丽且逍遥自在的声音。出于严谨周全,我和童老师一致赞同在讲座前,搞一次“彩排”。他耐心认真地与主持人沟通,逐项提出修改意见。
6月10日那天,“魅力人声——角色幕后的王子”职工大讲堂如期举行。讲座采取线上线下同步模式。讲座时,童老师幽默风趣地用上海话演绎了一段外国电影对白,引得哄堂大笑。近两个小时的讲座让人欲罢不能,童老师连一口水都没顾得上喝,结束时,他还耐心地与在场的每位参与者单独合影和签名题字。
正如童自荣所言,演戏要先做人,搞艺术的,要不为名、不为利,心中装着老百姓,要以多出好作品为己任。童自荣有个座右铭:金杯银杯不如老百姓的口碑,金奖银奖不如老百姓的夸奖!这就是他朴素的追求。